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统计信息
索引号 001008003015028/2025-00003
组配分类 统计信息 发布机构 温州市统计局
成文日期 2025-01-2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高质量发展积厚成势

——


202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坚定扛起“续写创新史、再创新辉煌、提速打造‘全省第三极’”的使命担当,以“稳、进、立”把握高质量发展主动权,深入实施“强城行动”和“十大攻坚”,抢抓重大政策机遇,发挥政策集成效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稳中有进、进中育新,经济体量和城市能级实现新的跃升。

一、稳增长,政策持续加码激发新活力

综合实力进位赶超。202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718.8亿元,再次跃上新台阶。在全国城市竞争格局中实现进位;占全省的比重为10.8%,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展现了“经济大市勇挑大梁”责任担当。分产业看,三次产业齐头并进、协同发力,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3.5%、7.5%和5.6%。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由上年的2.0:37.4:60.6调整为2.0:36.7:61.3,形成二产驱动、三产支撑、一产稳定的产业发展格局。

经济态势向上向好。2024年全市GDP比上年增长6.3%(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速连续七个季度保持6%以上,高于年初确定目标(6%以上),高于全省(5.5%)。从季度情况看,一季度经济回归稳进提质轨道,实现了GDP增长6.1%的良好开局;上半年和前三季度经济内生动力增强,主要经济指标继续改善,GDP增速均为6.2%;进入四季度,在一揽子增量政策加码下,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更加明显,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

政策集成赋能发展。随着“两重”“两新”政策资金有序到位,有效推动投资、消费潜力释放,2024年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比上年增长6.8%,高于全部投资增速7.6个百分点;限上单位汽车类零售额规模创历史新高,在高基数上实现增长3.5%,其中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29.6%;限上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快速增长68.8%。推进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全力稳住市场主体,年末全市市场经营主体总数达151.2万户,同比增长7.0%。“稳楼市”系列政策发力显效,四季度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实现正增长。

经济活跃度不断攀升。人流物流更趋活跃,2024年全市铁路客运量、航空旅客吞吐量比上年增长10.1%、7.2%;公路货运周转量、机场货邮吞吐量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分别增长10.9%、21.9%、11.6%。快递业再攀新高,邮政快递业务量突破24.5亿件,比上年增长14.4%。金融“活水”润泽实体“沃土”,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2719亿元、22540亿元,比上年增长3.5%、7.9%,其中,投向实体领域力度不断增强,制造业贷款、小微企业贷款分别同比增长7.2%、14.8%。

二、强支撑,产业蓄能积势构筑新格局

优势产业有力带动。聚焦做强做优“5+5+N”标志性产业链,深入开展“336X”重点产业培育攻坚,规上工业企业扩容至9291家,实现增加值1736.9亿元,比上年增长10.2%,高于全国、全省平均4.4和2.7个百分点,增速领跑全省。前十大行业增加值同比“九增一降”,合计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77.4%,较上年提升0.5个百分点,汽车、计算机、专用设备、电气等4个行业增幅超过10%,行业优势突出。乐清通信连接器、瑞安汽车传感器集群分别入选国家级、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现代产业能级提升。强化创新驱动引领,加速提升新兴产业能级,再夺“浙江制造天工鼎”。新兴产业加快聚链成势,2024年全市规上“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增加值同比增长12.1%;规上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装备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3.1%、14.7%、14.0%。现代服务业聚势蓄能,1-11月,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6.6%。创新链和产业链、供应链加速融合,研究和试验发展、技术推广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20%、16.5%。

科技创新打造强引擎。着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转化,新增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全省第1,新增孵化空间259万平方米、入孵项目超3700个。创新企业梯队持续壮大,2024年认定高新技术企业716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043家,新增隐形冠军企业11家、数量全省第1。1-11月,近八成规上工业企业有研发费用支出,研发费用比上年增长6.1%,增速高于营业收入1.2个百分点。“智改数转”新赛道加速前行,规上工业数字化改造覆盖率100%。

三、促转型,需求动能焕新再造新增势

投资向实向新发力。开展重大项目建设“攻坚克难”行动,省“千项万亿”、市“百项千亿”工程项目超额完成年度任务,重大项目投资比上年增长13.4%。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0.8%,若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6%。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在专项债资金加快使用带动下,由上半年的8.5%提升至前三季度的12.5%再到全年的15.1%。制造业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投资增速均居全省第1。民间投资不断向“实”转型,民间项目投资比上年增长8.5%。

消费升级态势明显。持续开展促消费活动400余场,创成“星城夜龙湾”、永嘉丽水步行街等省级高品质消费集聚区12个,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63.6亿元,比上年增长4.9%,其中限上餐饮、住宿业增速均居全省第2。居民消费不断向品质型升级,限上单位可穿戴智能设备类、金银珠宝类、智能手机类等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7.6%、38.5%和77.5%。限上批发零售业单位通过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8.7%,占限上批零业零售额比重为28.9%。

内外循环引领新开放。稳外贸政策持续显效,我市外贸形势逐月企稳向好,年内进出口总额增速转负为正,全年实现4.1%的增长。其中,出口累计增速较前三季度继续回升4.9个百分点、同比增长7.7%。贸易空间持续拓展,全年对东盟、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等新兴市场出口额分别比上年增长16.3%、6.8%。落地全省首个高端消费品保税仓,跨境电商产业集群建设成效居全省首位。区域重大战略深度融入,金丽温开放大通道纳入国家开放布局,浙南区域一体化合作发展获得省级支持。

四、优保障,城乡融合发展绘就新画卷

共富成果可感可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由2023年的1.87缩小至1.84,城乡收入倍差连续8年缩小。地区均衡发展步伐加快,山区海岛县GDP平均增速6.4%,高于全省、全市平均0.9和0.1个百分点。“提低”步伐持续加快,低收入家庭综合帮扶集成改革全域推进,低收入农户收入比上年增长11.2%。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重大项目投资完成率全省第1。实现公办义务教共体、市县综合托育服务中心“两个全覆盖”,随迁子女入学便利化改革全省推广。

人民生活欣欣向荣。2024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829元,比上年增长5.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8%。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八万元,达到81527元,比上年增长4.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263元,比上年增长6.3%。消费品质持续提升,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0272元,比上年增长7.2%。发展型享受型支出增长较快,教育文化娱乐支出比上年增长11%。全体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基本服务均等化和可及性持续推进,全年用于民生保障支出944.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80.2%、比上年提升0.9个百分点。全民参保持续扩面,新增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02万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比上年增加8万人。入选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试验区,实施新改扩建中小学项目136个。建成投用温医大附一院龙港院区等16个医疗卫生项目,累计新建二乙水平乡镇卫生院30家,综合医保工作经验全国推广。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