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3015028/2025-00002 | ||
组配分类 | 统计信息 | 发布机构 | 温州市统计局 |
成文日期 | 2025-01-2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2024年温州经济运行情况 |
—— |
温州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温州调查队 2024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坚持以“稳、进、立”把握高质量发展主动权,紧扣“续写创新史、再创新辉煌、提速打造‘全省第三极'”的使命定位,深入实施“强城行动”,全面推进“四大振兴”,抢抓重大政策机遇,发挥政策集成效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进中育新,产业动能焕新升级,新质生产力加速崛起,民生事业扎实推进,经济体量和城市能级实现新的跃升。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我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718.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3%,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3和0.8个百分点。分产业看,全市三次产业协同并进,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3.5%、7.5%和5.6%,占GDP比重分别为2.0%、36.7%和61.3%。 一、农业经济基础夯实,“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 2024年,农林牧渔业产值313.1亿元,比上年增长3.7%。农林牧渔全面协调发展,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产值分别增长3.3%、10.2%、0.3%和4.7%。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实现面积、产量“双增”,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71.4万亩,比上年增长0.5%;总产量70.6万吨,比上年增长1.0%。畜牧产能持续释放,生猪出栏103.2万头,比上年增长4.8%。水产市场供给充足,水产品总产量79.7万吨,比上年增长5.1%。经济作物扩面增产,油料、茶叶、蔬菜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3.3%、5.4%和3.8%。 二、工业提速扩量挑大梁,主导产业“多点”支撑 2024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扩容至9291家,实现增加值1736.9亿元,比上年增长10.2%,高于全国、全省平均4.4和2.7个百分点,增速领跑全省。传统产业加快迈向高新化,五大传统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9%,汽车零部件、电气产业增速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分别增长20.7%、19.0%;新兴产业加速聚链成势,规上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装备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分别增长13.1%、14.7%、14.0%,五大战新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5%。工业出口持续回暖,规上出口交货值比上年增长8.3%,累计增速连续8个月回升。 三、服务业发展提档升级,现代服务业引领增长 2024年,我市加快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升级,服务业经济规模优势继续保持,实现增加值5955.8亿元,比上年增长5.6%。从重点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聚集型服务业需求加快释放、增速稳中有升,比上年分别增长7.3%、9.0%、8.8%;金融业、信息软件业等现代服务业能级持续提升,全年增加值比上年分别增长7.1%、21%;金融本外币存贷款余额、保费收入等金融市场规模再创新高。 四、投资结构持续优化,转型升级有序推进 2024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0.8%;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0.6%。坚持以项目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强引擎”,全年落地超亿元产业项目339个、超10亿元单体制造业项目40个,增资扩产项目开工671个。从各重点投资领域看,制造业投资引领回升,受益于需求预期改善和政策支持加码,制造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3.7%。基础设施投资支撑增强,由上半年的8.5%提升至前三季度的12.5%再到全年的15.1%。转型投资提速增长,高新技术产业、数字经济核心技术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22.8%和16.4%。 五、消费热点多元拓展,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2024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63.6亿元,比上年增长4.9%;其中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1372.7亿元,比上年增长6.4%。从不同消费类型来看,汽车“换能”、家电“换智”、家装“焕新”消费热度持续攀升,限上新能源汽车类、家用电器类、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分别增长29.6%、68.8%和33.8%。直播带货、即时零售等带动线上消费市场规模扩大,限上贸易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8.7%。商贸实体店铺在提升消费体验上不断发力,限上单位便利店、专业店、超市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1.0%、10.7%、7.4%。 六、金融信贷合理充裕,经济活跃度不断提升 2024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2719亿元、22540亿元,比上年增长3.5%、7.9%,其中,投向实体领域力度不断增强,制造业贷款比上年增长7.2%。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业热情迸发,2024年末,全市市场经营主体突破150万户、达到151.2万户,其中民营企业41.4万户;全年新设民营企业5.7万户。交通物流有序通畅,全市公路货运周转量、机场货邮吞吐量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比上年分别增长10.9%、21.9%、11.6%。快递业再攀新高,邮政快递业务量突破24.5亿件,比上年增长14.4%。 七、共富成果可感可及,民生之基兜牢兜实 2024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829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8%。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八万元,达到81527元,比上年增长4.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263元,比上年增长6.3%。城乡收入比由2023年的1.87缩小至1.84。“提低”步伐稳中有进,全市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11.2%。民生建设扎实推进,全年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80.2%。全民参保持续扩面,新增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02万人。 八、物价水平总体稳定,工业品出厂价格微降 2024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0.3%。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呈现“六涨二跌”态势,其他用品和服务、衣着、教育文化娱乐、生活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食品烟酒价格分别上涨4.5%、3.4%、2.1%、0.9%、0.4%、0.1%,交通通信、居住价格分别下降1.4%、0.6%。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有所下跌,2024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1.6%,购进价格比上年下降2.5%。 总的来看,2024年,温州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带来的不确定性,进一步释放“政策效应”和“转型效应”,高质量发展积厚成势,经济运行向上向好,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温州新实践中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也是温州实现“双万”城市的冲刺之年和提速打造“全省第三极”的关键之年。展望2025年,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仍在上升,重点领域风险隐患依然存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落实“一个首要任务、三个主攻方向、两个根本”工作要求,聚焦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主动作为、靠前发力,奋力冲刺“双万”城市,提速打造“全省第三极”,以经济大市勇挑大梁的担当为全国全省大局多作贡献。 附注 (1)根据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2023年温州地区生产总值修订为9220.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2.0:37.4:60.6。 (2)地区生产总值、农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服务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划分标准执行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2017)》,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为投资500万元及以上项目。 (4)货币金融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分行;市场主体数据来自温州市市场监管局;航空旅客吞吐量数据来自温州机场;公路货运量、集装箱吞吐量数据来自市交通局;快递业务量数据来自市邮政局;价格、粮食产量、生猪出栏、城乡居民收入等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温州调查队;其它数据均来自于市统计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