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城区“3+”模式优化小微企业统计工作 |
为准确反映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实施后企业经营状况,及时更好地了解和扶持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户的成长发展,鹿城区统计局在业务能力、数据质量、营造氛围三方面,切实提升小微企业统计工作水平。 “集中+分类”,提升统计业务能力。一是详细解读季报查询次数较多指标,提高培训的指向性。季报查询次数较多的指标也是企业易理解错误的重点指标,将重点指标和常见问题集中整理成“小贴士”,切实在源头提升数据质量。二是季报过程中加强沟通,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在季报填报过程中,与镇街统计人员加强沟通,采取个性问题单独答、共性问题群中解的模式,让镇街了解新指标解释、统计口径等问题,进一步提高季报的准确性。 “审核+分级”,夯实源头数据质量。审核报表数据是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提高数据质量的关键点,鹿城区局采取分级联动模式,强化数据质量监管力度。一是根据调查问卷的内设逻辑关系,加强企业自审。让企业在填报过程中可以自行发现可能存在的漏填、填写不规范等问题,进行修改或填写相关说明。二是针对资产总计、营业收入等关键指标,鹿城区局专业人员逐一比对同比、环比数据,提高审核精准度。针对“享受资金帮扶政策”“应收账款情况”等易错问题,逐条与上期报表比对,确保合理正确。 “普法+回访”,营造依法统计氛围。一是向企业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统计法实施条例》等普法宣传资料,让企业充分认识到统计违法会带来的严重后果,增强企业依法统计的自觉性,从而积极配合统计工作,为日后工作更好开展打下坚实基础。二是每季度抽选部分调查样本开展回访检查,实地走访确认企业单位地址、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查看财务资料确认主要业务活动,在回访检查的过程中“面对面”进行统计普查宣传,打好统计违法“预防针”,提升调查企业依法统计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