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统计信息
温州市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利用情况调研报告

——


为进一步了解温州基本公共服务相关政策落实情况,掌握民众对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情况、满意程度以及需求状况。近期,温州市统计局采取实地走访与座谈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利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公共体育服务建设快速推进,公共医疗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公共交通服务体系逐步建立。但也存在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仍然偏低、公共体育设施基础相对薄弱、公共医疗设施基层资源短缺、公共交通体系不够优化等问题,需相关部门针对短板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推进我市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一、各公共服务领域设施利用调查情况

本次调查共对42家机构单位的管理人员开展问卷询问和座谈,其中公共文化和体育领域16家、公共医疗卫生领域16家、公共交通服务领域10家;并对鹿城区、平阳县、乐清市等地区的6个社区180位居民开展问卷调查。

(一) 公共文化设施利用情况

从设施使用情况看,80%的公共文化设施能满足访客需求。各类设施的开放时间、接待人次、举办活动次数均相对较好,73.3%的设施平均每天开放时长在9-12小时,46.7%的设施每周举办活动次数达到7次以上,受访居民对当地公共文化设施的整体满意度为7.89分(非常满意为10分,下同)。从设施建设情况看,我市公共文化设施总体服务水平还不能满足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求。调查发现,28.9%的文化设施老旧,资金匮乏、经营规模难以扩大等是当前文化设施建设中面临的难题,87.8%的受访对象认为当地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还不健全,仍需继续兴建。从影响因素看,时间和兴趣是影响受访居民使用设施的最主要因素。另外,我市公共文化服务存在一定程度的城乡差距,调查发现,农村社区居住地步行距离15分钟内除了图书馆和社区文体中心,无其他公共文化设施,城乡差距是影响农村居民使用设施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 公共体育设施利用情况

从设施使用情况看,居民对全民健身中心、专业体育场馆、游泳馆等体育设施的需求最高。在受访对象居住地及周边(距离居住地步行15分钟路程内),健身步道、体育公园、篮球场等设施最多。62.8%的受访者认为近3年来,当地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有很大提升。调查显示,受访居民对当地公共体育设施的整体满意度为7.47分。从设施建设情况看,当前我市公共体育设施基础仍相对薄弱,还存在体育设施布局不合理、室内体育设施不足、社区便民体育设施匮乏等问题。调查显示,半数以上受访对象居住地周边体育锻炼场地只有健身步道和体育公园。82.8%的受访者认为当地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还不够,需要继续兴建;62.8%的受访者反馈当地公共体育设施没有定期维护。从影响因素看,受访居民表示影响其使用公共体育设施的最主要因素是时间和兴趣;受访机构管理员表示出入不方便、设施老旧、服务内容缺少吸引力是影响设施使用的主要原因。

(三) 公共医疗卫生设施利用情况

从设施使用情况看,68.8%的医疗卫生机构能较好满足就诊患者需求。在居民居住地及周边(距离居住地步行15分钟路程内)最多的是药品便利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和诊所等医疗卫生机构,居民就医首要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级医院、村卫生室和诊所等。65%的受访对象认为当地公共医疗卫生设施建设情况有很大提升;受访对象对当地公共医疗卫生设施的整体满意度为7.81分。从设施建设情况看,我市公共医疗基层资源仍较短缺。调查显示,当前我市医疗机构在服务设施建设中主要面临医疗服务水平提升空间有限、优质医疗人才缺乏等问题;而提高医务人员专业水平、对医疗仪器和设备进行更新换代是当前医疗服务亟需改善之处。从影响因素看,受访居民表示挂号难是影响其去一级、二级、三级医院等医疗机构就医的主要影响因素,医术水平不够、诊疗科室太少是影响受访对象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和诊所、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机构、健康体检中心等机构就医的主要因素。

(四) 公共交通设施利用情况

从设施使用情况看,我市公共交通服务基本能满足市民需求。调查显示,当前我市公共交通以普通公交为主,40%的公交上座率比较高;早晚高峰期间,50%的公共交通站点的工作人员配置比较充足。76.1%的受访者认为当地公共交通设施建设情况有很大提升,受访对象对当地公共交通设施的整体满意度为7.84分。从设施建设情况看,当前我市公共交通服务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早晚高峰客流量过大、路堵问题严重,亟需对现有公共交通服务进行改进和完善,如增加公共交通车次、减少候车时间等。另外,公交线路重复系数过高、线路过长、线路直线率过低、夜间公交运营满足不了市民出行需求等也是当前公共交通设施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影响因素看,受访者表示车辆供给太少、站点布局不合理、公交线路较少需多次换乘是影响受访者使用公共交通设施的主要原因。

二、工作建议

(一)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力打造国家基本文化服务示范区建设。一是推动温州美术馆、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等重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着力做好城市书房和文化驿站两大城市文化品牌运营,积极完善“15 分钟都市文化圈”。二是加快推进“五有十化”乡镇、社区文化中心等建设,加强“农家书屋”提档升级建设。三是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免费开放,推动经营性文化设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场所和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场所等向公众提供优惠或免费的公益性文化服务。四是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的建设、管理、运营,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

(二)加强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健身服务供给水平。一是科学规划和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加快全民健身中心、百姓健身房、体育健身广场等体育设施的建设。二是加强社区和公园体育设施建设,加快改建和打造一批体育主题公园、体育广场、健身长廊、社区多功能运动场所以及全民健身户外营地等。三是进一步完善户外体育设施建设,拓宽居民健身休闲空间,依托江、河、湖、海洋等资源,开发建设自行车绿道、健身步道、健身沙滩等。

(三)加快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全力推动健康温州建设。一是按照“服务新体系、管理新体制、运行新机制、制度新优势、数字新发展、能力新提升”要求,全力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人员统筹使用管理、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医共体信息化建设等关键重点工作。二是加快推进改善医疗服务改革向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延伸,市县联动推进刷脸就医、医后付、互联网诊疗等项目,落实出生服务一体化、两卡融合等项目。三是加快浙南科技城生命健康科创园、中科院温州生材所、复旦大学温州生命科学创新中心等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全力打造浙南“医学高峰”,统筹校地医院融合发展,着力抓好区域医疗康养中心城市建设。

(四)加强交通规划科学编制,理顺公共交通场站建设管理机制。一是将公共交通场站建设专项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在控规修编时对现有公共交通场站中临时用地和占路停车的场站予以落实。建立用地储备制度,解决公共交通场站用地指标,明确现有场站用地权属,确保公共交通场站建设用地保障。二是将公共交通场站作为新建居住小区、开发区、大型公共活动场所等工程的基本配套设施,严格执行公共交通场站建设“五同步”。三是对现有公交线路进行统计调研分析,根据站点客流量和高峰时间段,优化公交线路,合理增配公交车辆。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