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统计信息
传统行业发展向好 新兴经济贡献突出

——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温州市服务业发展稳中向好。据初步核算显示,上半年我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449.7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0.0%,增幅比同期GDP高1.6个百分点;对GDP增长贡献率达69.1%,比一季度提高2.2个百分点,占GDP比重为60.3%,服务业在我市巩固提升全省经济“铁三角”地位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一、  上半年我市服务业经济运行总体状况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温州市服务业发展稳中向好。据初步核算显示,上半年我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449.7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0.0%,增幅比同期GDP高1.6个百分点;对GDP增长贡献率达69.1%,比一季度提高2.2个百分点,占GDP比重为60.3%,服务业在我市巩固提升全省经济“铁三角”地位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一、  上半年我市服务业经济运行总体状况

(一) 传统主要行业发展向好

1.商贸流通业平稳向好。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15.41亿元,同比增长9.8%,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比杭州低0.8个百分点,比宁波高0.8个百分点。其中,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512.90亿元,增长7.4%。时尚及保健产品成消费新热点。化妆品、体育娱乐、儿童玩具类商品分别增长20.5%、17.6%和30.3%;另外,智能手机、中西药材也呈现较快增长。受益于价格上涨,以及“温商回归”企业发挥总部经济效应,限上批发业销售额增长33.2%,增幅居全省第3位。往年增长较快的汽车消费,受购置税优惠政策效应递减的影响,上半年仅增长2.3%。住宿餐饮业消费差异较大。全社会餐饮业实现营业额251.56亿元,增长16.8%。全社会住宿业单位实现营业额29.15亿元,增长9.0%。


2.房地产市场回暖明显。上半年,全市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213.85亿元,增长10.4%。商品房销售面积471.7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7.3%;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60.88亿元,增长17.1%;两项指标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分别高26.4、6.9个百分点。随着交易量的上升,成交均价也呈现上升态势,6月份全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环比涨0.9%,同比上涨7.8%;二手住宅价格指数环比上涨1.6%,同比上涨6.3%。一手商品房竣工赶不上销售速度,库存去化周期继续呈现下降趋势。据住建部门数据显示,当前全市商品房库存去化周期为6.47个月,比一季度下降1.29个月。

3.旅游经济增势良好。全市积极推进旅游景区建设,旅游经济增势良好。上半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总人数4555.56万人次,同比增长20.8%;实现旅游总收入474.68亿元,同比增长24.3%。其中接待国内游客4502.78万人次,实现收入457.3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95%和24.36%;接待海外游客52.78万人次,实现海外创汇2.6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3%和14.3%。

4.金融生态进一步改善。上半年,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58.95亿元,同比增长3.9%。从业务量看,人民币存款余额10482.91亿元,同比增长6.2%,贷款余额8249.36亿元,增长6.4%。两项增幅分别居全省第8位、第9位。不良贷款余额187.88亿元,不良率2.26%,分别比年初下降29亿元和0.43个百分点,连续三年保持“双降”的良好态势。从盈利情况看,列入统计调查的47家银行业上半年利润总额增长16.2%。全市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150.92亿元,同比增长21.6%。

(二)新兴经济拉动作用突出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环境下,我市“互联网+”、信息技术等服务业新经济不断涌现,成为拉动我市服务业增长的重要力量。上半年全市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54.6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22.5%,拉动GDP增长2.1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多0.5个百分点,新经济作用突出。从企业经营情况看,上半年,全市280家国家重点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51.2%,增幅居全省第1位。其中软件信息技术业营业收入增长50.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67.5%。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全市实现网络成交额(包括工业、商贸等单位的零售、批发业务)647.63亿元,同比增长31.6%。规模居全省第3位。电子商务带动快递业快速增长,快递业务量3.2亿件,同比增长24.0%。

(三)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上半年,全市服务业投资1363.71亿元,增长15.2%,占全市投资总额比重达78.6%。其中民生相关行业,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固定资产投资224.01亿元,增长56.3%;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固定资产投资250.91亿元,增长24.3%。

二、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服务业经济结构需进一步改善。从我市服务业经济结构看,上半年,批发零售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21.8%)、房地产业(14.8%)、金融业(11.0%)、住宿餐饮业(6.1%)、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5.6%),等5大行业合计占服务业比重为59.3%,表明我市服务业仍以传统产业为主。杭州已经形成以信息经济、文化创意等为“主引擎”的服务业发展格局;宁波凭借港口优势,大力发展智慧产业和商务服务业;但我市目前并没有形成让人耳目一新的服务业增长点。上半年批零业、房地产业、金融业、住餐业、交通运输邮政业等传统五大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3%、10.4%、3.9%、6.1%和9.0%。其中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仍然是上半年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二)营利性服务业维持高增长难度较大。从当前我市营利性服务业运行情况看,尚存在薄弱环节。一是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规上单位数不足。上半年温州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服务业比重为11.7%,而上半年我市规上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企业数分别只占全省1.7%、7.0%,服务业企业“低小散”现象明显。二是下半年基数上升较快,新纳入统计单位数相对去年较少。由于2016年前三季度、全年规上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分别高达51.0%、59.3%,因此今年三、四季度基数呈现走高之势。另外今年1-6月新增才8家,比去年同期少5家。三是几家大单位未来变化概率较大,增长基础不稳。从支撑增长因素看,主要依靠几家“温商回归”大单位拉动,而这几家大单位收入存在不确定性。另外,报纸出版行业、电影放映公司、专业市场管理企业等传统型单位均发展滞后。

三、工作建议

(一)加大服务业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一方面推进服务业和电气、鞋业、服装、汽摩配、泵阀等温州优势制造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基于优势制造业的研发设计服务、检验检测服务、供应链管理服务、节能环保服务、会展、专业中介服务、培训教育服务等制造服务业,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另一方面加大对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的改造提升,通过创新、完善商业零售业态的结构和布局,推进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业态发展,培育新兴服务业龙头企业。

(二)加快城市化进程。2016年,温州城镇化率为69.0%,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0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但比杭州、宁波分别低7.2、2.9个百分点,部分区域虽为城镇,其真实情况与乡村没有区别。而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一般都超过70%。我市城市化发展存在很大的增长空间,需求潜力巨大。各级党委政府仍需深入贯彻市委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以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为重点加快城市转型、加快城市化进程,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努力创造更大的消费增量,拓宽服务业发展空间。

(三)加大对服务业新经济的支持力度。当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各类经济活动的融合应用日新月异,服务业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等层出不穷,极大地激发市场活力和市场主体创造力,成为我市服务业经济的重要支撑点和新亮点。同时,由于部分服务业新经济企业具有轻资产、高隐蔽性等特点,导致企业与政府部门沟通脱节,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服务业新经济的关注和引导。建议由发改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制订全市营利性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帮扶一揽子计划。如经信部门需加强对软件信息企业的帮扶指导;商务部门需加强对电子商务公司的帮扶指导。同时,业务主管部门日常行政管理所掌握的信息应与统计部门共享,确保培育做大的上规模企业能及时纳统。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