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丽丹:浅谈当好县级农普办主任的几点体会
温州市泰顺县农普办 严丽丹
国务院决定在2006年开展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本人有幸参与并组织开展了泰顺县的第二次农业普查工作,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实践,本人对如何当好县一级的农普办主任有了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抓好协调工作。本次农业普查工作虽说是国务院决定进行的一项大型调查,但牵头组织实施的是各级统计局,其实到了县级政府,这项工作的所有任务都落在了县级农普办的身上。对于我们县来说,由于农村人口比重大,数量多,地域广,居住分散,而且外出人口多,流动性大,交通条件又差,工作难度很大,因此,要完成好此次普查任务,抓好协调工作至关重要,这就需要县农普办主任发挥作用,首先要向县领导汇报好工作,争取领导支持,做好机构、人员、经费、办公场所的落实工作,这是基础;其次要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让各部门了解其工作职责,发挥好各部门专长,协助做好普查工作;再次要协调好乡镇领导关系,要通过召开动员大会、开展试点工作、到乡镇督查等形式,加强乡镇领导对农普工作的重视,在农普各阶段要多与乡镇领导沟通、多联系,即使反馈信息,以加深他们对农普工作的认识。只有通过上下左右沟通,抓好协调,争取各方支持、配合,才能出色完成这项高难度的普查任务。
二、加强业务学习。本次农业普查工作,内容复杂,调查项目和调查指标繁多,技术要求高,作为这项调查的组织者,必须熟练业务。要通过各种会议、自学等方式了解各项指标的涵义,并通过市级、县级试点,取得实践经验,同时结合本县实际,时常与业务骨干探讨业务问题,做到精通业务,只有这样,向县领导汇报工作,要求支持,才能有说服力,与乡镇领导沟通才能有针对性,到乡镇督查才能找出问题,提出解决意见,才能经常组织县办业务骨干交流探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业务问题。
三、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由于我县是农业大县,交通条件又差,36个乡镇,296个普查区,795个小区分布在各个山头,调查难度大,再加上我县农普办人员少,经费缺,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尤为重要。首先,要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的作用,比如为了解决各阶段下乡督查缺人,缺车辆的问题,我们组织八个督查组,分别由各成员单位领导带队下乡,这样便解决了人员、车辆缺的问题,保证了农普工作正常进行;其次,经常督促后勤组保证各种普查资料和普查用具的正常供应,决不能因此影响普查工作的顺畅;再次,关心普查业务人员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困难。在普查表的初审、复审、编码、光电录入阶段,县办业务人员的工作强度非常大,有的同志家里有重要事情不能请假,有的同志生病了还得坚持工作,许多同志都累的腰酸、背痛、眼花了,不能很好的休息。为了使同志们能坚持下去,不影响工作进度,作为农普办主任,要时时关心他们的家庭困难,还让后勤组准备了眼药水、西洋参等用品和补品,让大家感到了组织的关心。
四、始终关注数据质量。数据质量是农普工作的生命,为此在农普县级试点、业务培训、清查摸底、入户登记、数据处理等各个阶段,都把数据质量放在第一位。首先,做到经常向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汇报农普工作进度、难点和存在问题,以求得到领导支持,及时解决困难;其次,经常提醒各个业务组组长要时常绷紧数据质量这根弦,关注各阶段的质量问题;再次,组织八个督查组,在各阶段到乡镇巡回督查,及时汇报情况,向乡镇主要领导反馈,以引起重视。同时还定期召开乡镇农普办主任会议,在布置工作任务的同时,必定要交代他们关注各阶段数据质量,有问题要及时向县办各业务组反映。特别是在清查摸底、入户调查阶段,对质量不过关的乡镇,我们必定退回重做,对个别领导不重视、不配合的乡镇,由县府分管领导出面协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确保了我县的农普工作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