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之十:国际收支统计与GDDS |
国际收支作为国民帐户体系四大帐户之一,是全面反映一国涉外经济交易情况的统计系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际收支规模迅速扩大,与世界经济交往日渐频繁,特别是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以来,除1998年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影响,我国资本帐户出现逆差外,其余各年我国经常帐户和资本帐户均呈现双顺差,外汇储备连年增长,我国国际收支总体保持良好发展态势。随着我国涉外经济交易不断发展,国际收支状况日益成为宏观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同时,国际收支作为一国涉外经济的综合体现,也是世界其它国家了解一国涉外经济发展状况的主要途径。因此,国际收支数据透明度对于一国对外经济交往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了提高各国宏观统计数据的透明度,防范经济、金融危机,制定了“数据公布通用系统(GDDS)”。其中,对成员国国际收支统计的透明度要求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数据的范围、频率和及时性,数据公布的质量,数据公布的完整性,以及公众对数据的获取。国际收支统计强调的核心指标包括国际收支的十大类数据,即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货物贸易、服务、收益、转移、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外债、外汇储备等。
一、加入GDDS对提升我国国际收支统计和涉外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逐步建立、健全了与国际规范接轨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制度,国际收支统计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逐年提高,国际收支的监测预警能力得到不断增强。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统计为达到世界标准做了大量的工作和准备,包括提高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的时效、加强部门协调合作、针对重要数据展开调研等工作。国际收支统计质量不断提高,2001年我国首次实现了按半年度公布国际收支平衡表。从长远看,国际收支统计遵循GDDS标准和要求对于提高我国国际收支统计、促进涉外经济稳步发展及对外形象的提高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首先,GDDS作为一套完整的数据公布体系,是各国提高及评价国际收支统计数据质量的标准,同时也是各国完善国际收支统计体系值得借鉴的依据。第二, GDDS对我国对外经济统计透明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全面促进我国涉外经济统计数据质量的提高和统计体系的完善。第三,通过加入GDDS,我国国际收支统计质量的提高将更加有利于我国参与国际经济活动,加快我国经济全面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第四,由于GDDS中对公众获取数据有明确的要求,因此加入GDDS将增进政府部门与公众的联系和了解,提高社会经济运行效率。第五,加入GDDS,提高国际收支统计的透明度将有助于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也将有益于我国对外整体形象的提升。 二、我国国际收支数据与GDDS的差距及主要问题 对照GDDS的各项要求,我国的国际收支统计尚存在不足。 首先,从国际收支流量数据质量看,目前国际收支的一些重要指标数据的统计口径与国际标准口径存在一定的差异,部分数据的准确性还有待提高。主要体现在:一是经常项目下,尚未对旅游支出进行符合国际标准的统计;来料加工贸易工缴费的实际外汇收入与海关进出口差额值不符。二是资本与金融项目下,我国直接投资统计的分类与国际标准不一致,并与外债统计之间存在重复交叉;贸易信贷数据测算方法的准确性、科学性尚待提高。 第二,国际收支数据仅通过报纸方式对外正式公布,方式单一。目前,虽已开始编制年报,但只提供相关部门,未对公众发布。 第三,我国公布了编制国际收支数据所采用的方法制度,但目前尚未完全公布数据来源方面的文件,也未公布有助于交叉核对并保证数据合理性的统计框架。 第四,由于我国国际投资头寸数据编制存在较大困难,目前没有对外公布我国涉外经济存量数据。 三、加入GDDS后我国国际收支统计应采取的措施 GDDS作为一套国际准则和标准,对于承诺加入的国家而言,一方面对提高涉外经济透明度具有指导意义,并将有利于各国的长远经济发展,但另一方面,对一些涉外经济统计还比较脆弱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也具有较强的约束力。例如,承诺加入的国家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公布国际收支统计的相关资料,包括方法制度、公布有关规定和说明等一系列文件,并必须按照发布的时间表公布数据,如果不能履行义务或不能连续履行义务,本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和筹资等将受到影响。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全世界实行比较统一的标准和准则,增加经济的透明度是符合共同发展需要的必然趋势。因此,在我国承诺加入GDDS之际,针对应履行的义务和我国国际收支统计目前存在的不足,我们应着重在以下方面完善我国的国际收支统计:首先,按GDDS的要求制定相应工作计划,在相关部门间建立稳定、高效的数据交流协作机制。其次,就目前存在的与国际标准不符的数据指标,与相关部门就数据统计口径、原则、范围、统计工作的分工和数据对外公布等相关事宜共同作出安排。同时对于目前国际收支统计中欠缺数据来源的方面,如国际投资头寸统计,要尽快建立统计制度,完善相关统计。在数据公布方面,应进一步加快数据公布频率,与公众建立更加密切的联系。 (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 陈之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