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索引号 001008003015028/2008-00114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温州市统计局
成文日期 2008-01-2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温州市统计局2007年度工作目标及完成情况

——


目标编号工作目标内容完成情况
1认真开展第二次农业普查的登记和数据处理工作,通过层层审核把关,及时做好普查数据汇总工作,确保普查数据质量。按时上报普查数据,向社会分批公布普查数据,认真抓好对普查资料的开发利用工作。精心组织农业普查登记,认真进行复查排查及数据处理,逐级开展数据质量抽查和评估。高质量通过了省级登记质量抽查和国家级事后质量抽查,数据处理以零差错通过省办检查验收。农普数据质量经层层评估能真实反映温州三农实际。农普资料开发利用工作进展顺利,已编印出版两集农普初步汇总资料本,提供了一批农普信息。全市农普数据质量居全省前列,推荐为国家级先进。
2围绕市委、市政府“发展壮大强镇经济”的发展战略,进一步修改完善强镇测评体系和奖励办法,组织开展乡镇(街道)综合实力30强测评工作,及时反映乡镇(街道)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变化趋势,为研究发展壮大强镇经济提供统计服务。严格按照重点乡镇测评制度要求,以“四个到位”:即认识到位、领导重视;协调到位、数出有据;创新到位、制度保障;培训到位、检查跟进抓好2006年度强镇测评工作。通过严格科学的综合测评,评选出2006年度综合实力排名前30名强镇,报市委、市政府。由市委发文命名为经济强镇,更好地发挥了经济强镇在发展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3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能源统计工作的意见》(温政办[2006]195号)精神,加强能源统计基础工作,健全能源统计体系,完善部门能源统计制度和统计方法,进一步扩大能源统计专业范围,及时通报全市和各县(市、区)单位GDP能耗水平及下降率。建立健全年综合能耗3000吨标准煤以上重点企业能耗统计监测制度,及时提供监测信息和分析。联合市经贸委编制公布全市能源利用状况报告(白皮书)。组织开展温州市水资源利用情况的课题调研。①抓人员落实到位。为切实解决县级能源统计力量断层的矛盾,去年底由市府办转发了我局关于加强能源统计工作的意见,对各县(市、区)能源统计人员的配备作了明确规定。为深入抓好文件精神的具体落实,今年我局联合市委编办、市经贸委、市发改委等部门,专题就能源统计工作开展联合督查,较好地促进了各项措施的落实,全市11个县(市、区)均已增配了1-2名能源统计人员,在全省各市中最早建立县级能源统计队伍。②抓制度建设到位。根据节能降耗工作的需要,及时将能源统计范围从规模以上工业扩大到规模以下工业、农业、住宿餐饮、建筑业等全社会范围,建立电力、港口、交通、建设、公安、市政园林等部门能源统计制度,在全省首创建立交通运输业能耗分类统计调查制度,弥补了现行能源统计制度上的重大空白,被国家统计网采纳予以推广。③抓重点企业到位。根据温州企业能耗特点,主动将重点用能单位监测范围从省定的101家5000吨标准煤及以上企业扩大到175家3000吨标准煤及以上企业,实施月度监测制度。④抓业务措施到位。通过实施能源统计重点工作责任制,强化责任到位,狠抓业务培训、台账登记、联网直报等各项措施的全面落实。为克服培训时间紧、任务重的难题,市县两级采取联合师资、集中办班的方式,开展规模空前的能源培训,先后举办培训会议50多期,培训企业1万人次,确保全市规模以上单位100%接受培训,100%建立统计台账,100%实行联网直报。⑤抓数据检查到位。为配合全市节能减排大局,确保能源统计数据真实可信,我局先后两次在全市范围组织开展175家重点用能单位统计专项检查和1365家非电用煤工业企业能源数据全面核查,有效提高数据质量,促进规模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率提高2.5个百分点,非电用煤增长率降低3.3个百分点,能源数据随后省统计局和市经贸、环保部门开展的多家企业检查中均没有发现统计方面的问题。⑥抓服务宣传到位。坚持按季开展全市及各县(市、区)单位GDP能耗指标核算通报,深入开展温州水资源利用、节能降耗等7项重点课题和专题调查,调查报告都得到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先后作了9篇次的重要批示。连续第二年与市经贸委联合编制完成全市能源利用状况报告(白皮书)。为认真落实市领导指示,深入开展生活节能宣传,最近我局又联合市广播电视总台制作了5档节能宣传节目,先后在温州电视台黄金栏目《百晓讲新闻》连续播放5期,在温州日报、都市报、温州商报等主流媒体刊登报道17篇,对倡导和促进居民生活节能起到良好推动作用。
4围绕破解欠发达地区发展难题,加强对欠发达乡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统计监测工作,进一步开展对“139富民攻坚计划”实施情况的研究,为实现“139富民攻坚计划”目标提供统计服务。①以狠抓数据质量为核心,以加强领导、强化培训、全程督查为抓手,圆满完成2006年度139个欠发达乡镇2.2万农户的农民人均纯收入统计监测工作。累计已有116个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我局在今年全省专项考核中再次荣获先进组织奖。撰写的统计分析文章“省定目标提前实现,全面脱贫任务艰巨”得到市委常委、副市长黄德康高度评价并批转市委办印发各县(市、区)委、政府及市直各有关单位参阅,促进了 “139富民攻坚计划”的深入实施。②根据市委王建满书记批示精神,于8月份认真组织开展23个未达标欠发达乡镇业务人员的培训工作。③结合几年的统计监测实际,有针对性地对市委准备出台的“新一轮扶贫政策”提出了相关意见与建议。④强化培训。全省监测会议后,及时于11月29日召开会议,部署2007年度的统计监测工作。
5围绕工业发展“12345”工程,进一步完善工业企业50强评价认定办法,继续做好排序活动;坚持开展温州市成长型中小企业评价活动,做好成长型中小企业目录库的更新和维护;坚持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成长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三项统计监测制度。①深化完善工业企业50强认定办法,坚持按季开展全市工业企业50强排序,并在温州日报予以公布。②进一步完善成长型中小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做好成长型中小企业统计监测,撰写上报监测报告《企业持续成长能力并不乐观,政策扶持力度需进一步加强》引起市领导重视,常务副市长徐纪平作了重要批示。③认真做好高新技术企业和大企业大集团统计监测工作,并撰写上报监测报告。
6准确及时全面地完成综合、核算、工业、能源、农业、投资、贸易和服务业等专业的统计年报、定期报表工作,按时完成各项统计调查任务,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及时性和客观性。切实抓好名录库更新维护工作。我局狠抓各专业统计工作,严把统计数据质量关,高质量地完成统计年报、定期报表和其他各项统计调查任务,在全省专业评比中名次明显上升,获得全省统计工作综合考核先进单位特等奖,其中统计法制、统计制度设计、农村统计等专业获得第一名,综合、核算统计等专业获得第二名。首创名录库清查网上核对系统,在全省名录库建设工作会议上得到表彰。
7开展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和研究,密切关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态,突出经济社会发展和事关民生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研究。全年撰写统计分析报告45篇,统计信息50篇。按时为市委市政府提供统计信息,进一步提高信息质量及录用率。为市党代会、人代会和政协会议提供统计多媒体查询光盘,编发《温州统计概览》和《统计公报》,做好《温州统计年鉴》的编辑工作。我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继续强化统计优质服务。①超额完成统计分析信息数量。今年已撰写统计分析报告85篇,统计信息113篇。②统计分析质量高、领域广、决策采纳多。今年我局撰写的能源、水资源、民营经济、民生问题、宏观经济等27篇次文章得到市领导批示表扬,并批转县(市、区)与市直有关部门领导参阅,多篇文章被市领导采纳作为决策参考依据。我局经济形势分析报告受到市委、市人大、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在分析会上作第一个发言,主要观点均被采纳。至10月底,统计分析信息被市委、市府办采用169篇,居各部门前列,连续五年被两办评为先进单位,3篇文章获省统计局、市政府系统优秀调研报告奖。③精心组织为“三会”服务,编制《和谐温州》多媒体光盘、《温州经济概览》等得到“三会”代表好评。我局与温州电视台合作,制作《喜迎十七大,数字对比看变化》9个系列专题片,全面反映十六大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中英版《温州统计年鉴》再次获得全国一等奖。
8全力搞好全市GDP下管一级的统计改革工作,定期公布市统计局对各县(市、区)的GDP核算结果情况,确保核算结果的透明度、公正性和客观性;核实各专业及县(市、区)统计核算的基础资料,认真做好GDP及各专业统计数据的省、市、县三级衔接工作,不断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进一步推进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制度改革,继续做好市、县抽样调查制度扩容并轨和下管一级工作;认真做好城镇住户调查扩户及调查改革;抓好农村住户调查网络建设,开展农村住户的样本轮换和扩户工作;进一步健全服务业统计和劳动统计制度改革;组织好5‰人口抽样调查、改进“十一五”妇女、儿童统计监测体系。①严格执行GDP核算下管一级改革,按季公布各县(市、区)GDP核算结果,首次开展各县(市、区)工业增加值发展速度测算,加强基础核算资料审核及专业数据的衔接工作,国民经济核算工作获全省第二名。②自去年率先实施市县两级规模以下工业统计扩容并轨改革以来,今年又建立健全了50个重点乡镇的抽样调查制度,并根据企业发展变化实际,对部分样本进行轮换,样本量从原先的2000多家扩大到10800多家。温州这项改革,弥补了全国现行规模以下工业统计制度中分行业、分乡镇数据的空白,被国家统计网采纳予以推广。③城镇住户抽样调查实现县级全覆盖。市区居民住户样本由200户扩大到400户,调查数据实现平稳过渡。全市11个县(市、区)全面建立了城镇住户抽样调查体系,调查样本达1270户,调查数据实行下管一级,城镇住户抽样调查数据的代表性和 利用率显著提高。④为解决农村住户抽样调查代表性不足的问题,实施轮换扩充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样本,调查样本户由1200户扩大到1750户。⑤形成以八大重点服务行业为主体,比较完备、多层次的服务业统计调查体系。限额以上统计单位数从去年的2400家扩大到4300家,实现七成经济总量的全数调查,限额以下样本单位达900多家,个体户2300多家。⑥圆满完成5‰人口抽样调查及2007年度妇女、儿童统计监测工作。
9继续推进依法行政,深化完善统计行政执法责任制;强化“五五”统计普法宣传教育力度,在大力开展面向社会的统计法制宣传活动基础上,重点抓好对政府统计部门的干部职工统计法制宣传教育;组织开展统计巡查,不断规范统计部门自身行为,提高统计依法行政工作水平;进一步做好统计稽查工作,认真依法查处统计违法行为,切实提高办案质量。制定并向社会公告了《温州市统计局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市局行政执法责任制。全方位展开统计“五五”普法,组织市、县两级政府统计系统工作人员进行“每月一法”学习,并参加全省政府统计系统统一命题的统计法知识考试,参考率达100%;全市共举办统计法律知识培训班138期,普法培训共1.5万人次;开展送法上门服务,在今年的“全市重点用能工业企业能源统计专项执法检查”活动,上门宣传统计法知识,辅导企业规范执行能源统计制度,把统计法和“节能减排”知识深入宣传到我市175家列入监测的耗能大户。统计监督检查开创新格局。今年,我局依法对龙湾区、乐清市、苍南县及市电业局、旅游局、海洋与渔业局等部门开展统计巡查,加强了市统计局与县(市、区)统计局特别是市直部门的联系与沟通,有效地促进县(市、区)统计局和市直部门依法统计工作水平的提高。积极开展统计执法检查,今年全市共稽查单位724家,立案处理366起,其中书面警告53件,经济处罚290件,并对19个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了通报批评。另外,市局还组织市、县两级统计局的统计检查员参加了省、市局举办的行政执法员培训班,并对合格人员颁发了新版《统计执法检查证》。全市统计执法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高,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加强,并在2006年全省统计系统依法行政考核中名列第一。
10全力搞好“作风建设年”活动,突出推进建立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围绕贯彻落实温政发[2005]60号文件及温政办[2007]24号文件精神,着重抓好基层统计基础规范化工作;推进统计信息网络建设,以三大网络平台实现统计数据报送、发布与办公自动化;加强统计队伍建设,加强机关党建工作,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组织开展第三轮深化创建文明机关活动。①今年我局把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作为“作风建设年”的载体和目标,取得阶段性成效。温州各县(市、区)统计局同时启动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活动,创全省先例,国家、省统计局网站连续发布20多篇文章进行大量报道,台州市及所属各县(市、区)统计局局长专程赴温观摩学习。乡镇统计机构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乡镇统计网络基本形成。组织开展基层统计业务培训班114期,培训7000多人,统计人员业务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今年推开的53个重点乡镇、100家企业、100个村居统计规范化程度显著提高。②在统计信息化建设方面,自主开发覆盖各专业,比较完备的网上直报系统,目前全市已在10个县(市、区)、60个乡镇、600个村居、6万多个企业得以应用,初步构建起市、县、乡三级联网的统计网上直报网络,减轻了基层负担,提高了数据质量。③开展第三轮深化创建文明机关活动,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我局评为市直机关党建工作先进单位。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