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儿童成长环境不断优化 |
—— |
《温州市儿童发展规划(2006?2010年)》实施两年以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儿童事业发展工作,一系列旨在改善儿童状况的政策措施得到了较好的贯彻落实,儿童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不断改善。 一、卫生环境不断改善 两年来,我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至2007年底,飞云江、楠溪江水系水质保持Ⅱ类,瓯江水系水质保持Ⅱ~Ⅲ类,城市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全市环境空气质量良好,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优)和二级标准(良)的天数共计361天,占全年的98.9%,其中达到一级标准有53天,占14.7%;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2.5%;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8.1平方米。农村卫生生活环境好转较快,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9.78%,卫生厕所普及率和粪便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73.16%和65.24%。 二、文化氛围逐渐浓厚 1、基层文化设施不断充实 为配合省基层文化设施“东海明珠”建设工程,我市开展了“金海岸文化明珠”工程建设,截至2007年,全市共建成省级“东海明珠”49个,市级“金海岸文化明珠”78个,省市文化示范村(社区)110个,省级文化示范户5921户。全市共有市级群众艺术馆1个,县级文化馆11个,乡镇街道文化站292个,县级以上图书馆12个,均设置了少儿阅览室,其中市图书馆新馆开设了400余平方米的亲子阅览室,购置优秀少儿读物3000余册,少儿报刊50余种和成人休闲期刊30余种,为家长孩子提供亲子共读的良好环境。 2、儿童文化节目不断丰富 2007年我市共有市县两级电视台、电台少儿专栏节目数9个,其中温州电视台创办的《小飞鸽男孩女孩》、《田田报报》、《生活智慧王》、《DIY乐园》,温州人民广播电台创办了小花朵广播艺术团,《缘分下的天空》、《花儿朵朵》、《百姓》等一批优秀少儿栏目,不断以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服务于广大少年儿童,少儿节目、小记者、电视艺术团的大力发展,丰富了少儿文化生活,也让更多的孩子走上电视,展现自我。 三、家庭环境日益优化 我市以家庭、社区、学校为依托,立足文明内涵,广泛开展“文明家庭”、“学习型家庭”、“平安家庭”建设,通过创评“最佳学习型家庭”、“十大影响力家庭”、开展“我家学习之道”征文、组织家庭才艺展示等活动,提升家庭成员素质; 并通过亲子运动会及生态环保、文明创建、爱心奉献等道德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的“双合格”活动和“我做合格小公民”活动推动儿童健康成长。两年来,共举办家教讲座600多场,受教育家长28万多人次。目前已创办各类家长学校1421所, 建立社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29个,命名表彰市示范家长学校183所,树立市级家庭教育示范基地13个,儿童生活和学习的家庭条件得到极大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