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统计法制 > 统计普法
省司法厅厅长胡虎林在全省“四五”普法总结表彰暨“五五”普法动员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为认真贯彻第六次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启动实施我省“五五”普法工作,我们在这里召开“四五”普法总结表彰暨“五五”普法动员电视电话会议。今天的会议,省委副书记、省普法教育领导小组组长夏宝龙同志将代表省委、省政府作重要讲话。根据会议安排,由我回顾总结我省“四五”普法工作情况,具体部署“五五”普法工作任务。下面,我讲两个问题。 一、我省“四五”普法工作的简要回顾 五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人大、政协的监督下,在中央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全省各级普法机关和各有关部门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依法治省战略,全面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全省85%以上的公民不同程度地接受了法制教育,所有市县都开展了依法治理工作,95%以上的农村和社区开展了“民主法治村(社区)”建设活动,企业依法治理面达90%以上,学校依法治理面达100%。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不断增强,各级政府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深化,全社会的法治环境明显改善。 一是坚持拓宽领域,普法教育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各地各部门着力抓好领导干部、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等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并延伸到村干部、社区工作者和其他群体,基本实现了教育全覆盖。对领导干部,通过开展培训强化学法、实施考核促进学法、创新载体推动学法,全省共举办法制培训或讲座1.08万期。对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通过开展创“满意司法环境”和“公正执法树形象”等主题教育活动加强法制教育,全省共举办法律法规讲座1580余场,50多万名公务员参加了WTO知识、行政许可法等的学习和考试。对青少年,通过推行全省中小学校领导和政治教师持证上岗制度,完善法制副校长工作机制,确保了法制教育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通过采取以集中培训、函授学习、远程教育等形式,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在农村,全省共组织“村官”法律知识大赛526场;有88%的村民不同程度地接受了法制教育。在城市社区,初步完成了“道德入民心、法律进万家”的目标。对外来务工人员,按照“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全省共举办外来人员法制课8200多场次。对下岗职工、暂住人口和个体业主等群体,通过以案说法、图片释法和开展依法文明经营竞赛等活动,使法制宣传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二是坚持服务大局,普法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各地各部门紧紧围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入世贸组织、解决“三农”问题和抗击非典等重点工作,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努力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法制保障。如,工商、技术监督、金融等部门突出加强对市场准入、竞争行为、交易行为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努力改善和优化我省市场经济环境,塑造了“信用浙江”新形象;公安、文化、安全监管等部门积极开展打击黄、赌、毒和惩治严重危害社会公共秩序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促进了“平安浙江”建设。 三是坚持丰富手段,普法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断增强。各地各部门相继开通了钱塘法治网等67个普法网站,在1万多个村开设了农民法制教育远程课程,推动了普法教育的网络化、信息化。通过法制文艺演出、法制漫画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以及在电视、广播、报刊上开设的248个法制栏目,把法制宣传与百姓文化娱乐生活结合起来,增强了教育效果。通过深入剖析典型案例,加强了公民守法习惯的教育引导。通过法律工作者提供法律咨询、诉讼和非诉讼代理、法律援助等服务,开展法律知识普及活动。 四是坚持普治并举,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各地各部门制定出台了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和社区居民自治的一系列政策文件,逐步把“民主法治村(社区)”建设纳入规范化轨道,先后有25个村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各行业结合自身职能和特点,加大了行业依法治理力度,先后开展了统计、环保、劳动等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情况的执法大检查活动。各部门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推进法治化建设,并针对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大力开展专项治理活动。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普法依法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的领导对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学法用法的自觉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公民尤其是一些公务员的法律意识还比较淡薄;有的地方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不同程度地存在;法制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需要进一步改进完善。这些问题必须在“五五”普法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努力完成“五五”普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 我省“五五”普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按照“立足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小康,继续走在前列”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法治浙江”建设,充分发挥法制宣传教育的全局性、先导性、基础性作用,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推进依法治理,把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为顺利实施我省“十一五”规划,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提前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通过深入扎实的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进一步增强公民法律意识,提高公民法律素质;进一步增强公务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依法治理的自觉性,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 完成“五五”普法规划的目标任务,着重要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抓好以宪法为核心的基本法律制度的学习宣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要把学习宣传宪法,提高公民的宪法意识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首要任务,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学习贯彻宪法的热潮,形成崇尚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良好氛围。要在全体公民中确立和实现以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的最具权威价值的取向,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维护法律至上权威,使法律真正成为指导人们日常生活基本行为的准则,严格依法办事,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通过组织开展“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活动,传播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 (二)深入开展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广泛深入地学习宣传法律法规,培养全体公民自觉遵法守法的习惯,保障和促进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也是“五五”普法的重要任务。要围绕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深入学习宣传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围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深入学习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围绕健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入学习宣传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相关的法律法规;围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安定有序,深入学习宣传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着力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三)切实加强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要在继续抓好全民法制宣传教育的同时,突出加强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职工以及农民等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 ——领导干部学法,要以提高依法执政和依法决策能力为着力点,继续完善和落实党委(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领导干部法制讲座、法律知识年度考试考核、重大事项决策前的法律咨询论证等制度,使领导干部增强带头学法用法的自觉性,树立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观念,树立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观念,树立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进一步规范决策、管理和服务行为。 ——公务员学法,要以提高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能力为着力点,把法制教育作为上岗(任职)培训、年度考核、职务晋升和考核奖惩的重要内容,实现公务员法制教育的制度化。要在行政执法人员和司法人员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牢固树立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的理念,树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观念,提高依法行使公共权力的能力,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 ——青少年学法,要以培养法制观念为着力点,根据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完善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网络,充分利用各种教育阵地,增强法制教育的引导性、互动性和趣味性,努力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意识、守法意识和权利义务意识。要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教育,加强对重点青少年群体的教育、管理和服务,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职工学法,要以提高依法经营能力和法律素质为着力点,紧密结合企业生产管理工作,重点学习宣传产品质量、劳动保障、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社会治安、工会及民主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培养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职工诚信守法、依法经营、依法办事的观念。要突出加强进城务工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明确用工单位和辖区的责任,充分发挥“民工学校”等阵地的作用,开展进城务工人员的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工作,培养他们遵纪守法观念。 ——农民学法,要以增强权利义务观念和提高依法参与村民自治能力为着力点,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学习宣传与农民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广大农民既能够正确行使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担当起新农村建设和管理的重任,又能够掌握合法与违法的界限,养成自觉守法的习惯,依法反映合理诉求,依法维护正当权益,依法履行应尽义务。要重点加强农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和村民代表的法制培训工作,培养农村基层法治建设的骨干力量。 (四)不断创新法制宣传教育的有效途径。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继续办好各类法制宣传栏目,大力开展公益性法制宣传教育。要充分发挥现代网络技术的作用,整合各类网络资源,办好政府网站、商业网站和社区网络的法制专栏,加强普法网站建设,并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努力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社会影响力。要充分发挥法制宣传阵地的作用,突出加强农村和社区的法制宣传阵地建设,逐步形成覆盖城乡的法制宣传阵地网络,为群众提供方便的学法场所和快捷的公益性法律信息服务。要充分发挥法律服务的作用,使群众在接受法律服务的过程中,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要充分发挥法制文艺的作用,繁荣法制文艺精品创作,鼓励、支持和引导群众性法制文化活动。 (五)积极开展法制宣传主题教育和法治实践活动。要广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以开展“一学三讲”主题教育活动为主要载体,切实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渗透力,使法律真正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要努力深化依法治理工作。以严格依法行政、确保司法公正为重点,深入开展创建“法治市”、“法治县(市、区)”活动,扎实推进地方依法治理。以提高基层工作法治化水平为目标,以推进农村(社区)法治建设为重点,继续深化“民主法治村(社区)”建设活动,扎实推进基层依法治理。以依法管理、优质服务为着力点,广泛开展创建“依法办事示范窗口”活动,扎实推进行业依法治理。要大力开展道德教育活动。积极探索建立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法治实践与道德实践相结合的长效机制,既发挥好法律对人们行为的强制规范作用,又发挥好道德对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教育引导功能,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提高公民道德觉悟和守法意识,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守法纪、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同志们,“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五五”普法动员会议的召开为我们吹响了行动的号角。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振奋精神,坚定信心,积极投身到“五五”普法的各项工作中去,为开创法制宣传教育的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