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统计信息
1-3季度温州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


     前三季度,我市国民经济呈现持续较快的发展态势,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逐步加快,企业创新能力得到加强,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市场物价基本稳定,从主要经济指标统计结果看,实际增幅好于年度预期目标。但是经济运行中也出现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特别是三季度工业、农业生产指标出现回落,第三产业增长动力仍然不足,国民经济运行出现“前高后低”的态势。下一步要努力克服经济运行中的薄弱环节,确保四季度经济有所回升,圆满完成全年预期发展目标。
   1、经济运行仍处于较高的增长平台。经省统计局统一核算,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288.2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3%,增幅继续快于去年13%的增长水平,仍维持在较高的增长平台。其中,第一产业负增长1.4%,第二产业增长14.7%,第三产业增长12.5%,第一、第二产业分别比上半年回落1.5和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上半年上升0.1个百分点,三大需求拉动力继续改善。从1-3季度发展趋势分析,一季度、上半年GDP分别增长13.8%和14.0%,前三季度经济增长处于回落态势,经济总体呈现“前高后低”的运行轨迹,并深刻影响到第四季度经济走势,以及全年预期经济目标的完成。据分析,一是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全国、全省经济均处于正常适度回落的态势,前三季度全国GDP增长10.7%,比上半年回落0.2个百分点。全省GDP增长13.9%,比上半年回落0.2个百分点。二是工业经济出现回落态势。前三季度全省工业增加值增长14.3%,比上半年回落0.5个百分点;我市工业增加值增长14.7%,比上半年回落1.3个百分点。我市大中型企业、成长型企业、部分主导行业自身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的逐步显现,企业出口增速出现较大回落。此外,我市受到“桑美”强台风等各种不确定客观因素的影响,农业生产出现负增长,第三产业增长动力还不明显,直接影响三季度GDP增长。但是经济运行总体上保持了稳定、可持续性地发展态势,同时物价基本稳定,质量稳步提高。
  2、工业经济增长平稳,工业结构出现新变化。今年以来,全市工业经济总体保持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步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前三季度完成工业总产值2792.3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22.48亿元,增长21.9%,增幅高于去年同期 0.1个百分点。我市第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幅虽比上半年有所回落,但是累计增长仍稳定在21%?23%的较快增长区间。在全省11个地市排位由去年同期的第10位上升到第9位。前三季度全市工业生产的结构出现了积极的变化。
  (1)重工业再度实现增长优势。从目前经济发展的阶段看,新一轮的消费升级主要推动重化工业发展,呈现重工业生产增长快于轻工业的态势,2004年宏观调控后,重工业发展受到抑制,今年以来,我市重工业生产再次呈现较为明显的加速态势,而以消费品生产为主的轻工业增长较为平稳,轻重工业平衡增长的局面被打破,今年我市轻重工业增长轨迹与全国、全省情况基本相吻合。前三季度,我市规模以上重工业总产值1127.7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8%;轻工业总产值694.79亿元,增长19.1%,重工业增长超过轻工业4.7个百分点。重工业加快发展还带来效益的恢复性增长,前8个月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化学工业利润增长在25%以上。
  (2)企业新产品开发力度明显加大。今年以来,我市工业企业科技经费投入快速增加,自主创新步伐加快。1-8月份,科技活动经费支出5.9亿元,增长17.6%,占销售收入比重4‰,增幅和比重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16.5和0.34 个千分点。企业新产品产值持续提高,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新产品产值144.18亿元,增长40.6%,新产品产值率由去年同期的6.1%提高到7.9%。
  (3)工业能耗继续下降。据初步测算,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为 0.864吨标煤,比去年同期下降7.5%,降幅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从重点耗能行业看,塑料制品、化工、黑色金属冶炼、鞋革、通用设备、纺织和造纸等行业能耗水平同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需要引起密切关注的是,电力生产作为工业耗能第一大户,上半年万元增加值能耗同比不仅没降,反而提高34.6%。
  3、宏观调控作用显现,投资增速呈“先快后缓”态势。今年以来,由于受房地产投资调控,以及下半年固定资产投资调控等多方面的影响,我市投资受政策影响波动比较明显,呈现从一季度的平稳增长、二季度的恢复性较快上升、三季度的缓慢回落过程,前三季度投资总体保持适度的稳步增长态势。今年1-3季度,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1.9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3%,其中限额以上投资完成332.73亿元,增长21.3%,比上半年回落1.8个百分点。我市投资增幅居全省的第4位,与去年同期持平,增速从去年同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7个百分点提高到8.5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我市投资总体逐步好转不但体现在增速方面,更重要的是内部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前三季度我市限额以上的基础设施投资、工业性投资分别完成120.57亿元和109.70亿元,占限额以上投资比重为36.2%和33.0%,比去年同期提高3.3个和3.4个百分点。从投资项目看,前三季度我市外资及港澳台投资迅猛发展,完成投资13.41亿元,增长87.8%。外资及港澳台投资主要涉及房地产业、酒店业、服装皮革、汽车电器等投资领域;私营企业完成54.28亿元,增长99.1%。从行业结构看,传统产业投资增幅有增强趋势,重工业增幅低于轻工业增幅。前三季度我市房地产完成投资 111.02亿元,增长4.8%,房地产投资增幅趋缓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基础设施与工业性投资的比重。
  4、外向型经济发展“亮点”突出,为温州经济注入新动力。今年前三季度我市外贸出口总额59.7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2.9%,延续了2004、2005年以来在30%以上的高速增长,这是在贸易摩擦增多、人民币升值、出口基数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实现的高速增长,实属不易。由于净出口额的持续扩大,外贸需求对我市经济的影响进一步加大。今年以来我市外贸特点表现在:一是私营经济成为外贸出口的主要推动力量。前三季度月份我市私营企业出口30.41亿美元,增长52.7 %,私营企业出口比重达到50.9%,比去年同期提高6.6个百分点。我市私营企业出口活力逐年增强,近几年出口增速保持在50%以上,高出平均增速达到20个百分点。二是机电产品、传统产品成为我市出口的两大特色。前三季度我市机电产品出口21.81亿美元,增长39.5%,出口总量居第一位,增速高于平均增长水平。在欧美等国家需求带动下,传统产品出口继续保持一定的优势,鞋类、服装、眼镜等出口分别增长32.2%、25.3%和25.1%。三是一般贸易顺差扩大。从进出口情况看,从2004年的进出口“同步增长”到今年前三季度的“高出低进”的局面,呈现出贸易顺差不断扩大的趋势,与全国的加工贸易顺差过大不同,我市贸易顺差表现为一般贸易顺差较大,为 44.8亿美元,占全部顺差比重为96.5%。
  今年以来,我市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明显,在改善我市外资经济落后状况、增强发展后劲、提升民营经济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前三季度全市新签外资协议183个,比去年同期增加42个;新签协议项目金额8.1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2.8%;实际使用外资3.39亿美元,增长99.1%,增幅均名列全省前茅。今年我市引进外资的质量明显提升,突出“招商选资”与“以民引外”两大特色,前三季度我市引进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77个,比去年同期增加31个,增长67.4%。引进制造业项目162个,占全部项目的88.5 %;外商投资项目中属于“以民引外” 项目145个,占制造业项目89.5%。
  5、消费稳中有升,结构升级持续推动商品零售额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7.25亿元,同比增长13.6%,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1.24亿元,同比增长13.7%,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06.01亿元,同比增长13.4%,增幅相差0.3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缩小2.3个百分点,表明城乡市场消费增长差距明显缩小。今年我市消费稳定较快增长从宏观层面上表现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与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从微观层面上主要是消费升级的直接拉动。今年以来,从不同商品销售增长率分析,电子通信产品、汽车类的相关产品、健身娱乐产品、首饰类产品、住房装修消费等发展型和享受型的消费结构升级产品零售额增长最快,是推动消费品零售额较快增长的主要因素。前三季度我市热点销售商品主要有电子出版物和音像制品类增长30.2%,通讯器材类增长37.5%,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34.9%,化妆品类零售增长39.0%,金银珠宝类增长26.1%,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2.9%。同时我市旅游、住宿与餐饮业、教育、文化娱乐等消费快速增长,服务性消费对居民消费增长的推动力增强。
  6、经济运行环境有所改善,经济效益得到提高。今年以来,我市在贷款环境、企业用电、原材料供应等方面有所好转,对企业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9月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128.90亿元,同比增加443.43亿元,增长26.3%,增幅同比提高13.9个百分点,工业、商业、个体私营贷款等短期贷款对象增幅在70%以上。今年全市用电形势比去年有所好转,电源性缺电情况已有所缓和。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155.50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15.7%,其中工业用电量109.52亿千瓦时,增长14.3 %,工业供电基本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但是由于受局部用电网络制约,导致局部性的“电网制约缺电”现象。由于国家控制生产过热性行业带来的直接效果,全国性的原材料轮番涨价有所好转。前三季度我市原材料、燃料、动力等价格指数为105.5,比去年同期下降0.9个百分点,企业成本压力有所减轻。1-8月份规模工业企业财务费用20.24亿元,财务费用率1.37%,比去年同期有所降低。财务费用增长19.6%,增幅同比下降17.9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我市经济运行质量逐步改善,特别是在企业效益方面有较大的好转。1-8月份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利润增幅21.0%,高出去年同期7.7个百分点,接近于全省22.9%的平均增长水平。在32个工业大类中,有17个行业利润增幅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利润负增长行业由去年同期的10个减少到3个。前三季度我市财政收入逐步好转,工商税收回升势头较好。前三季度我市财政总收入178.7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4.17亿元,增长15.5%,增幅分别比上半年提高3.5个和6.6个百分点。前三季度我市完成工商税收77.60亿元,增长18.5%,其中9月份增长27.2%,上升态势良好。(综合核算处)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