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统计信息
2005年温州城市居民收支同步增长

——


  2005年,我市经济保持稳步增长,城市居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消费领域不断拓宽,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据温州城调队200户城市住户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05年我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805元,比上年增长11.7%,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实际增长8.9%。年人均消费性支出15822元,同比增长11.3%,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影响,实际增长8.6%。
  一、收入稳步增长
  从我市城市居民的收入构成看,工薪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呈现“三升一降”的态势。
  1.工薪收入占总收入的56.0%,增幅与上年基本持平。2005年我市城市居民年工薪收入为11682元,比上年增长0.9%,占城市居民总收入的56%,对可支配收入的贡献率为5.0%,2005年工薪收入不是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从分月数据来看,收入最多的是2月,月人均为1945元,其次是1月,人均为1025元,原因主要是春节发放年终奖金、津贴等所致,1-2月工薪收入占了全年的四分之一。
  2.个体经营者收入占总收入的21.7%,对可支配收入的贡献率较高。2005年我市城市居民年人均经营净收入为4532元,增长33.8%,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6.4个百分点,对可支配收入的贡献率为55.1%。由于我市的个体经营者经营方式灵活机动,经营收入提高。每一经营者的平均年净收入从上年的28013元上升到2005年的38371元,增长37.0%。根据200户的住户调查数据显示,个体经营者个人年净收入≥10万元的占所有个体经营者的3%;5万元≤个体经营者个人年净收入<10万元的占15.2 %;3万元≤个体经营者个人年净收入<5万元的占24.2%;个体经营者个人年净收入<3万元的占57.6%。
  3.财产性收入占总收入的4.2%,同比呈下降趋势。2005年人均财产性收入为870元,比上年下降11.5%。下降主要原因是第二套房产出租比例由上年的0.17套/户下降到2005的0.14套/户,下降17.6%,影响了出租房屋收入状况,年人均出租房屋收入为418元,比上年下降23.3%。城市居民股息与红利的收入为331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其它投资收入增长空间较大,人均年收入为54元。
  4.转移性收入占总收入的18.1%,增长较快。2005年人均转移性收入为3776元,同比增长37.6%,拉动收入增长5.8个百分点,对可支配收入的贡献率为49.6%。2005年我市出台了离退休人员增资政策,使大部分的离退休人数收入随之增加,调查显示,2005年每一离退休人员的年人均收入为14556元,比上年增长7.5%。另外,辞退金和提取住房公积金金额较上年显著增长。
  二、居民消费活跃,消费领域继续拓宽
  2005年我市城市居民八大类消费支出呈“三降五升”态势,消费率(八大类消费占可支配收入的比率)为79.9%,与上年基本保持一致。
   1.恩格尔系数数值继续走低,但仍有四分之一的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超过50%。2005年我市城市居民人均食品支出为5160元,比上年下降3%,其中在外饮食支出仍持续上升,年人均支出为1937元,比上年增长52.8%,占食品的支出比重由2004年的23.8%上升为37.5%,上升了13.7个百分点。在城市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继续走低的同时,仍有四分之一的家庭恩格尔系数超过50%。“吃”仍是他们家庭的主要支出消费,这些家庭消费的升级和拓宽还有待实现。
   2.衣着支出继续增长,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继续下降。2005年我市城市居民衣着年人均支出为150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2%,增幅比上年高了4.7个百分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比上年高了0.2个百分点。可见富裕后的我市城市居民对 “衣着”消费还是情有独钟,投入仍有增无减。2005年人均用于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为522元,同比下降15.4%,降幅比上年升了22.3个百分点,这主要是由于居民家庭设备用品日渐饱和,从而使居民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的支出相对减少,预计城市居民这项消费在近几年内不会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3.医疗保健稳步上升,医疗费用增幅较大。2005年我市城市居民的年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为742元,同比上升5.6%,其中医疗费的增幅快于药品费和滋补保健品的增幅,大额医疗费用的支付给部分家庭的生活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造成这些家庭入不敷出的生活状况。
  4.交通支出是拉动消费支出直接的因素。油价的上涨,还是未阻挡我市市民的购车欲望。2005年人均交通支出为2628元,其中购买家用汽车的支出占58.8%,拉动消费支出增长7.9个百分点。
  5.重视教育、选择休闲生活是目前我市居民精神生活的主旋律。2005年,我市城市居民人均教育支出为1014元,比上年下降3.3%,占消费总支出的6.4%,其中,家教费、学生培训费支出有赠无减,全年人均家教费用人均42元,比上年增长1.1倍,学生参加各类培训费的支出为265元,比上年增长40.4%。
  随着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旅游已成为我市居民休闲的方式。2005年我市城市居民参与团体旅游费用支出人均为687元,一年中参加旅游团出游的人数占调查户总人数的64.2%。旅游成为人们假日和休闲时的选择方式。
   6.居住支出继续增长。2005年我市城市居民年人均居住支出为1287元,比上年增加198元,同比增长18.1%,其中拉动居住支出增长主要是住房和水电燃料等方面,2005年人均住房和水电燃料分别为324元和891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8%和20.9%。
   三、家庭居住条件与信息化程度进一步改善
  1.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居住条件也得到了明显改善,2005年末,我市城市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为23.4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8%,市民对住房的要求也不断地提高,越来越看重住房的周边环境、配套设施、结构、布局等要素,2005年人均花在物业管理等居住服务方面的支出为67元,同比增长15.6%。
  据200户城市居民家庭的调查资料显示,2005年末,5%的居民家庭住上了单栋住宅,7%的居民户住上了四居室,26%的居民户住上了三居室,47%的居民户住上了二居室,有10%的居民户住上了一居室有餐厨、卫生间、阳台等配套单元式住宅。
  房产是城市居民家庭财产中最重要的一部分,8%的住户目前拥有私房产权,12.5%的住户拥有房改房产权,68.0%的住户拥有商品房产权,城市居民家庭除了现住自有房屋外,有27%的家庭拥有二套及以上住房。居民家庭第二套住房的用途以出租为主,其中有51.9%的家庭将第二套住房出租,有29.6%的家庭将第二套住房借给亲友居住或用于生产经营等,另有22.2%家庭将第二套住房用于偶尔居住。
  2.城市居民家庭的信息化程度进一步改善。据市城市调查队抽样调查显示,截至2005年底,我市城市百户居民拥有家用电脑达75台,比上年的71台增长5.6%。随着电脑普及在家上网的市民与日俱增,2005年末,我市城市居民家用电脑接入互联网每百户为53.5台;接入互联网手机每百户为2.5部;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98%。
  四、六成家庭可支配收入未到达平均数,收入差距扩大
  2005年城市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1294.79元 ,月人均平均数为1706.01元,平均数比中位数高31.8%,60.5%的家庭可支配收入未到达平均数。从反映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看,2005年的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为0.3646高于2004年的0.3291,2005年20%的低收入户月人均为 566元,20%的高收入户为3692元,两者差距为1:6.5,比2004年扩大了1.1倍;2005年我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085元,10%的低收入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5676元,占我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数的三成都不到, 10%的高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倍数由2004年的8.5倍扩大到9.4倍,这些家庭的每天每人的收入不到16元,维持生活困难。另外,由于部分家庭医疗费用和药费、购车、教育培训费等原因引起19.5%的家庭出现收支倒挂现象,全年八大类消费支出大于可支配收入。 (住户处 陈慧敏)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