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统计信息
上半年我市价格指数全省居首

——


  据温州市城市调查队调查显示,上半年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涨3.1%,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创2000年以来半年度指数新高。1-6月份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居全省11个市之首,比全省城市平均水平高1.5个百分点,比杭州、宁波各高1.1和1.3个百分点。构成总指数的八大类消费价格指数呈三涨五跌态势:食品、烟酒及用品、居住等三大类价格上涨,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等五大类价格下跌。
  一、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先扬后抑
  上半年各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均高于上年同期水平,其中二月份与上年同期相比价格指数上涨了5.2%,达今年上半年最高点,此后各月指数呈一路回落趋势,三月份上涨3.6%,四月份上涨2.8%,五月份上涨2.2%,六月份上涨1.9%。
  (一)食品类价格上涨是拉动总指数上升的主因.上半年食品类价格与上年同期相比上涨了9.9%,拉动总指数上涨3.29个百分点。居住类价格上涨5.0%,拉动总指数上涨0.62个百分点。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与上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仅上涨了0.9%。详细情况如下:
  1、水产品价格上涨成为拉动食品类价格上升的主要动力。调查数据显示,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半年我市水产品价格上涨23.6%,拉动食品类价格上涨5.25个百分点,拉动总指数价格上涨1.76个百分点;菜类价格上涨12.4%,拉动总指数上涨0.39个百分点,其中鲜菜类价格上涨15.4%。今年上半年国内粮油价格稳中趋降,我市粮油市场的价格也呈平稳态势。去年拉动总指数上涨较大的粮食类今年上半年价格与上年同期持平,油脂类价格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5%。
  2、肉、禽、蛋价格继续走高。调查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市肉、禽及其制品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9.5%,拉动食品类价格上涨1.25个百分点,其中牛肉价格上涨14.8%,猪肉价格上涨6.8%,鸡、鸭的价格分别上涨了11.4%和34.0%。蛋类价格上涨14.3%,其中鲜蛋价格上涨12.3%,蛋制品价格上涨23.2%。据了解,肉、禽、蛋价格上涨主要是由于去年粮食价格大幅上涨,尤其是饲料玉米价格上涨,引起下游畜禽养殖成本加大滞后影响。再加上去年以来全国范围内开展严查长途车超载行动后,运输成本上升,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肉、禽、蛋价格明显上涨。
  (二)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房贷利率上调和水、电、燃料类价格大幅上涨,拉动居住消费价格上升
  1、木材、玻璃、油漆价格上涨拉动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上升。受全国固定资产投资过热和城市建设步伐加快的影响,再加上受国际油价上涨影响和原材料运输成本的增加,我市部分建材价格出现大幅上扬。上半年,我市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总体上扬7.8%,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涨0.24个百分点。其中,涨幅最大的玻璃价格上涨23.1%,拉动建房及装修材料指数上涨1.66个百分点。木材和油漆价格也有较大幅度的上扬,上半年分别上涨了18.4%和12.0%。
  2、房贷利率上调拉动居住消费价格上涨。今年3月份中央银行调高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致使上半年我市房贷利率与上年同期相比上涨了7.5%,拉动居住类价格上涨了4.02个百分点,拉动总指数上涨0.1个百分点。
  3、国际油价高位运行和政策性调价因素造成水、电、燃料类价格上涨迅速。今年上半年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大幅上涨,国内燃油及液化石油气价格也紧跟上扬。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半年我市液化石油气价格上涨11.0%,管道燃气价格上涨19.1%,一起拉动总指数上涨0.15个百分点。汽油价格上涨15.0%,柴油价格上涨6.6%。我市液化石油气价格及石油制品上涨的原因:一方面是受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煤、电等能源供应吃紧,引起国内几大炼油厂减产。同时自去年8月份以来,我市居民用电实行政策性调价,由于翘尾因素的影响,使得电价与上年同期相比上涨了3.8%,拉动总指数上涨0.13个百分点。
  (三)工业消费品价格依然稳中有降
  1、药品价格持续下调。随着医疗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新一轮药品降价方案的出台,我市有关部门对各医院、药店的药品价格进行大力整顿,使得药品价格呈持续下降态势。据调查,上半年,我市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的跌幅居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之首,与上年同期相比价格下降4.0%,拉动总指数下降0.34个百分点。其中中药材及中成药价格下降13.1%,西药价格下降4.3%。
  2、穿、用等工业消费品走势稳中有降。受关税下调和科技进步共同影响,上半年交通和通信工具价格与上年同期相比各下跌4.4%和20.8%,它们共同影响总指数下跌0.28个百分点。在其它工业消费品中,文娱用耐用消费品及服务价格下跌2.3%,家庭设备价格下降6.0%,衣着类价格下降2.1%。
  二、当前价格上涨形势的认识
  (一)水产品供需矛盾日渐突出,价格上涨迅速。今年上半年水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是海产品资源日趋紧张,供需矛盾愈加突出。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我市海域爆发了九次大小不等的赤潮,今年6月我市部分海域又爆发大面积的赤潮,对近海特有水产资源造成了直接的损害,各类水产品生产量大大减少,部分水产品甚至绝迹。二是燃油价格一升再升,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近海赤潮不断爆发,迫使渔业捕捞向外海发展,都促使渔业捕捞成本大幅上升。三是今年上半年几次异常的寒流天气,影响了渔业捕捞生产的正常开展。四是水产品养殖成本提高。由于去年开始的粮、油涨价也波及海水、淡水养殖所需饲料价格上升,使得水产品养殖成本提高。
  (二)工业品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生产成本上升,部分工业消费品价格降势趋缓,但目前工业消费品价格总体仍呈下降趋势。价格传导效应增强,上游产品价格上涨对价格总水平上升的滞后影响逐渐显现,部分工业消费品价格降幅缩小。上半年我市交通工具价格下降了4.4%,降幅比上年同期缩小了8.3个百分点,文娱用耐用消费品及服务价格下降了2.3%,降幅比上年缩小了13.8个百分点。但衣着类和家庭设备类价格降幅与上年同期相比基本相同,没有明显差别。目前,我市消费品市场总体消费加快增长,消费层次逐渐提升,上半年我市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商品分类中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44.0%,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88.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同比增长51.5%。但生活消费品市场供大于求的总体格局未得到根本性改观,根据商务部发布的2005年上半年600种商品供求分析消息,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161种,占26.8%,供过于求的商品439种,占73.2%,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总体上生产资料的供给仍较宽松,生产能力明显大于消费能力,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因此目前工业消费品的价格仍在低端运行,价格止跌回升缺乏动力。
  三、全年价格走势展望
  从全国总体的经济发展趋势结合我市上半年物价变动趋势来看,2005年下半年,推动价格总水平上升和下降的压力并存,以下几点尤其值得关注:
  (一)粮油价格稳中趋降,将有效平稳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半年我市粮食价格与上年同期持平,油脂类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了4.5%。从全省情况看,粮、油类价格也转升为降,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1.1%和3.3%。另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200个农产品主产县集贸市场农产品价格调查,6月份,大多数农产品价格稳中趋降,粮食、棉花、油料和水果价格低于去年同期。与上月相比,粮食和油料价格跌幅加大,棉花价格小幅上涨。食品是决定下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的关键因素,今年夏粮大面积丰收,价格继续下降的可能性很大,这将有效平稳消费价格总水平。
  (二)能源供应趋紧,对消费价格总水平带来上升压力。国家发改委日前宣布,2005年煤、电、油、运供需紧张的矛盾难以在短时间内完全解决,而且随着季节变化会更加突出。据电业部门预测,今年夏季我市高峰电力缺口约  80-90  万千瓦时,如遇持续高温干旱天气,最大电力缺口可能达到100  万千瓦时。与此同时国际社会已经步入一个高油价时代,全球原油供应不稳定,6月份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创历史新高突破每桶60美元,国内油价也紧跟上涨。上半年我市汽、柴油价格先后调整四次,其中三次为价格上调,与上年同期相比其价格分别上涨了15.0%、6.6%。国内能源供应趋紧和能源、交通等原材料和基础设施价格上升的瓶颈制约,对工业消费品价格的推动作用将会逐渐显现出来,部分工业消费品价格的降势将趋缓,由此对消费价格总水平将会带来上升压力。
  (三)政策性调价措施拉动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影响不容忽视。水价、电价、医疗服务收费、教育收费、公路、铁路运输费等属于政策性调价的项目下半年部分面临较大的涨价压力,同时液化石油气、管道煤气价格进一步上涨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在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属于政策性调价的项目在居民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大,调价措施出台将对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带来较大影响。
  综上所述,随着翘尾因素影响的逐步减弱,预计下半年我市价格总水平将会温和上涨。 (温州市城调队价格处   金婵婵)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