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统计信息
出口退税改革对洞头经济的影响

——


  新的出口退税机制于2004年1月1日开始实施。从短期看,我县经济对外依存度并不高,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对宏观经济和地方财政影响并不明显,但对从事出口贸易的流通企业负面影响较大,对生产企业也有一定冲击;从长远来看,出口退税机制改革机遇大于挑战,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上影响更深远。   一、我县外贸及出口退税调整情况      至2004年6月,我县拥有出口自营权企业28家,其中流通型企业2家,生产型企业26家(包括5家三资企业)。流通企业以县外贸总公司为主;生产企业主要有诚意药业、金源化工、东启汽配以及恒源、捷禾、三丰、宏达等企业。2003年实现外贸供货额16863万元,其中自营出口13960万元,占总外贸供货额的83%;出口的产品主要有药品、化工产品、机电产品、水产品以及其他轻工产品,分别实现外贸供货额为4283万元、2514万元、5830万元、1922万元和2315万元,占外贸供货额的25%、15%、35%、11%、14%。   我县出口产品退税率调整的情况如下:1、退税率维持不变的主要产品有出口退率为17%的汽车零部件和退税率为13%、5%的水产品,两类产品2003年出口供货额占总量的50%左右;2、产品出口退率下调主要有药品和化工产品,出口退率由15%下调到13%,平均下调2个百分点,汽车零部件中橡胶部分退税由17%下调到13%,下调4个百分点,轻工类产品平均下降3个百分点,这几类产品2003年出口供货额占总量的48%;3、取消了鳗鱼苗出口退税,提高退税率的产品基本没有。   二、出口退税改革影响分析   1、不利的方面有:一是增加企业成本,缩少利润空间。出口退税率下调,将直接提高出口企业的成本,据有关机构测算,退税率降低1%,成本将上升1%,获利能力就下降1%,我县出口的药品、化工产品以及其他轻工产品退税率下调2-4个百分点,意味成本上升2-4个百分点,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加上原材料和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出口退税税率的调整,无疑使企业雪上加霜,导致部分出口企业获利能力大幅下滑。二是降低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我县出口产品附加值普遍不高,自营出口和代理出口的货物建立在价格优势上,降低退税率,直接影响出口竞争力;部分货物合同意向建立在原退税率水平之上,伴随着出口退税率的下调,出口企业需要调整其出口产品报价,需要与进口商进行沟通,势必会推迟或者损失一些订单,这也将对出口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三是出口货物流通渠道减少,异地退税难将困扰企业发展。中央和地方分担出口退税的机制在一段时间内有可能强化地方保护和地方市场分割,出于地方保护主义,异地采购的退税难可能继欠税后形成新的磨擦,流通企业不得不减少异地采购和异地代理业务;同时出口退税直接退给生产企业,势必挫伤流通企业积极性,长此以往,不利于地方对外经济的健康发展。2003年,我县出口的货物中有17%是通过代理出口,有19%的货物是从外地收购。受退税机制改革的影响,外上半年外贸总公司出口供货额为985万元,仅为去年同期的51%;退税额为130万元,仅为去年同期的57%。四是加重财政负担。新出台的出口退税机制的中央负担的退税基数以2003年为准,新增加出口退税部分由县财政负担四分之一,而我县2003年的外贸经济并不理想,出口销售额1590万美元,较2002年减少169万美元;退(免)税额1586万元,较2002年减少346万元;2004年我县对外经济仍处于低谷,较2003年新增出口销售额可能性不大,新出口退税机制对我县财政影响不明显,但是随着临港经济迅速崛起和对外经济总量快速扩张,县财政负担势必加重。   2、有利影响:一是有利于产品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此次出口退税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部分产品降低税率,促使企业加大技改力度,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如诚意药业加大技改力度,试产高附加值的新药品;对农产品及深加工采取不降政策,促进我县海水产品加工和深加工的产业发展;对国家鼓励出口的关联度大的汽车零部件产品采取不降,加快机械行业的成长,有利于引导我县出口企业主动进行产品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二是解决欠税问题,保证企业资金正常周转。这次出口退税改革采取“新账不欠,老账要还”等积极措施,妥善解决了欠退税问题。据县国税局统计,2003年底办理以前年度欠税837万元,2004年上半年清理陈欠退税1012万元,截至6月底已全部完成清理工作,退税步伐的加快,加速企业资金周转速度,提高资金营运质量。同时,中央采取进口税收入增量优先用于出口退税、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机制、2004年起中央财政将对欠企业的出口退税款进行全额贴息等措施,进一步加快出口退税进度,减轻企业的财务负担。三是有利于引导投资结构调整。随着温州(状元岙)深水港开工和温州半岛工程即将完工,洞头将成为一片新的投资热土,新出口退税政策适时实施,非常有利于引导投资结构调整,投资商在做投资决策时优先选择国家鼓励和扶持的产业,把目标瞄向高退税率的产品,尤其有利于水产加工园区和海洋生物科技园区的投资建设。   三、对策建议   一是做好宣传工作,形成良好的正面宣传氛围。二是加大扶持力度,促进产业升级。按照国务院的决定,加快制定符合本地区的出口退税政策和实施细则;加快欠退税贴息政策、出口信用保险费补贴等政策落实;做好高新技术产品、水产品出口创汇贴息等扶工政策;引导和鼓励生产高退税率产品的企业申办出口自营权;引导和鼓励外贸企业向代理制转型,成为国际采购的国内代理商,或向贸工一体化转型,促进产业升级。三是提高服务质量,关注异地退税困难。地方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工商、税务、外贸等部门协调,建立稳妥、高效快捷的出口退税管理机制,保证老帐及时还清,新帐按时退办;加大对新出口企业的外贸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密切关注异地采购和代理出口企业的退税工作,及时与上级部门作好沟通,让企业在较短时间内拿到应退税额,以维护企业的合法利益,促进我县外贸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四是优化产品结构,调整出口货物品种。许多西方国家对进口的货物进行环保、节能、安全等技术方面的严格、甚至是苛刻的进口检验,因此,生产企业要抓住时机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大力开发新产品,提高商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以提高出口效益;外贸企业要积极调整出口货物品种,更多地采购本地货物,争取高退税率,确保营利空间,适时转变经营方向,向工贸一体化转型,争取加工生产中的免抵税,以减少降低出口退率的冲击。五是加强出口竞价的核算,降低生产成本。我县出口产品主要仍依赖于价格优势,退率降低之后,生产企业要积极寻求降低生产成本之路,如开展电子商务,以降低交易成本,通过外贸代理和自营出口,降低流通成本等措施;加强出口竞价的核算,确定合适的出口价位,同时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避免恶性竞争给出口企业带来负面影响。        (洞头县统计局)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