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市企业集团经济运行状况分析 |
—— |
一、企业集团资产规模增势强劲,经营业绩良好
1.资产规模进一步扩大。上半年我市128家企业集团期末资产达520.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4%,户均资产达4.06亿元,比上年增加0.92亿元。从行业看,资产规模较大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集团,其中制造业企业集团105家,资产总计为378.02亿元,占全部资产总计的72.7%,同比增长30.9%;批发零售业企业集团10家,资产总计48.16亿元,占全部资产总计的9.3%。资产规模超过5亿元的有30家,其中10亿元以上的有12家,德力西集团资产总额位居全市企业集团首位。 2.营业收入不断增加。上半年企业集团实现营业收入达306.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5%,户均实现营业收入2.39亿元,比上年增加0.47亿元,其中,107家以工业为主的企业集团实现营业收入达268.8亿元,占总量的87.7%。从单个企业集团规模看,营业收入在5亿元以上的有13家,其中超过10亿元的有6家,它们是德力西集团、正泰集团、人民电器集团、天正集团、人本集团和华峰集团。 3.经济效益提高。上半年我市企业集团创造利润总额19.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5%,增幅比全市平均水平高4.9个百分点。按集团主营行业分,制造业利润总额为17.9亿元,占总量的92.3%;批发零售业利润总额为0.7亿元。从登记注册类型看,其他有限责任公司的企业集团创造利润最高,达到16.3亿元,占总量的84%。利润总额超亿元的企业集团有5家,它们分别是德力西集团、人民电器集团、正泰集团、华峰集团和天正集团。 4、出口销售快速增长。上半年我市企业集团实现出口销售额为36.2亿元,比上年增长35.8%。企业集团出口额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稳步上升,由去年同期的10.8%上升到今年的11.8%,提高了1个百分点。从主营行业看,我市企业集团出口额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批发零售贸易业两大行业,制造业出口额达27.8亿元,占总量的76.8%;批发零售贸易业出口额为8.4亿元。我市企业集团实现出口额超亿元的有9家,其中外贸出口额居前三位的是温州金州集团、人民电器集团和月兔集团。 二、省批企业集团资产规模大,创利能力强 1、资产规模增长快。 22家省批重点企业集团资产总计达251.6亿元,比上年增长36%,户均资产11.4亿元,是其他集团户均规模的4.5倍。 2.创利能力强。上半年省批重点企业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02.1亿元,占全部集团总营业收入的65.9%,户均达9.2亿元,是其他企业集团户均水平的9.4倍。 22家省批企业集团创造利润达14.2亿元,占全部企业集团利润总额的73.2%,户均创利0.6亿元,是其他企业集团户均水平的12倍。 3、资本积累率高。省批企业集团期末股东权益总计为107.6亿元,同比增长28.9%(也即资本积累率为28.9%),比其他集团资本积累率高出17.2个百分点。 4、经营业绩更胜一筹。省批企业集团劳动生产率、销售利润率、资产利润率等多项经济效益指标均好于其他企业集团(详见下表) 省批企业集团 其他企业集团 指标 (22家) (106家) 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23.5 13.2 销售利润率(%) 7.0 5.0 成本费用利润率(%) 7.7 5.3 资产利税率(%) 9.4 3.3 资金利润率(%) 7.7 2.7 总资产报酬率(%) 6.0 2.5 净资产收益率(%) 8.6 3.2 三、我市企业集团存在的一些问题 从上半年生产经营情况看,我市企业集团处于继续发展壮大的良好时期,但还存在一些企业规模偏小,一些行业存在风险较高等问题。 1、规模总体偏小。我市企业集团数量不少,但其规模普遍较小。资产规模在50亿元以上的全省有19家,而我市一家也没有。我市资产规模不足5亿元的企业集团有98家,占全部企业集团总数的76.6%,其中有29家企业集团资产不到亿元,将近全部企业集团个数的四分之一,企业规模偏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资本扩张和市场竞争力。 2、企业亏损额有所下降,但一些行业的经营风险较大。上半年我市128家企业集团中有7家企业亏损,亏损面为5.5%,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亏损总额由去年的2914万元减少为533万元,其中公交集团由去年的亏损大户转为盈利。 建筑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集团资产负债率为84.8%、83.7%和70.9%,分别比全部集团资产负债率高28.9、27.8和15个百点分,经营风险相对较大。 四、促进我市集团健康、规范发展的建议 1、坚持“抓大”方针,发展规模经济。近几年来,我市大型企业集团有了可喜的发展,在国内市场上打响了品牌,如德力西、正泰、报喜鸟集团。但也应该看到,我市企业集团与国内大企业集团相比差距仍然较大。因此积极实施“大集团”战略,发展一批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重视强强联合,加大企业资产重组力度,实施有效的企业扩张机制,促使企业集团上规模,使优势变得更强,从而形成一批大企业集团,走上规模经济发展道路。 2、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技术创新步伐。人才缺乏、科研开发能力弱,产品缺乏竞争力制约我市企业集团的发展和新产品的研制及更新换代。加快技术创新上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我市企业必须从建立自己的研究开发机构,增加投入,发挥研究开发人员的积极入手,使企业研究机构成为企业集团成长的动力和源泉。要引进培养高素质的科技人才,提高新产品开发人员比重,抢占科技和市场制高点。加快科技市场的培养,方便企业集团获得科技成果,传递科技信息。 3、加快发展第三产业集团。尽管近年来我市在第三产业集团的数量和规模有了较快发展,但集团从行业结构上看主要还偏重于第二产业,在上半年128家企业集团中,第二产业集团有110家,占全部集团总数的85.9%,第三产业集团只有17家,占全部集团总数的11.3%。这对我市经济的全面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带来一定影响。因此要打破行业、地区、所有制界限,组建跨行业、跨经济类型的第三产业集团,促进我市第三产业的发展。 4、转变政府职能,为企业创造良好环境。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政府应当增强“服务也是管理”的意识,实现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加大对企业集团的政策扶持力度,帮助解决企业集团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要努力创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不仅要坚决查处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而且更要注重关心和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应大力发展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网络,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技术支持、人员培训、对外合作等各个方面的优质服务。(市企业调查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