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
—— |
据省局反馈的全省生产总值年报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03年底,我省县域实现生产总值6294.98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67%,比上年回落1.7个百分点。其中突破100亿元的县(市、区)有28个,比上年增加了9个。 (一)县域经济对全省经济贡献较大。从经济增长速度来看,县域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全省平均增速,但对全省经济贡献率却要接近六成。2003年全省县域生产总值比上年增加937.38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5%,比全省平均水平低3个百分点,对全省经济的贡献率为58.6%。 (二)县域经济结构不断优化。随着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县域二、三产业也得到较快发展,偏低的结构层次有所提升,经济效益水平明显提高。2003年全省县域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90.2%,比上年提升了1个百分点。从产业结构看,大部分县域都随着工业化已进入“二三一”格局。2003年全省县域的61个县(市、区)三次产业结构已形成“二三一”格局的有54个县(市),占全省县域县(市、区)总数的88.5%; 其中进入“三二一”格局的有6个,但这些县的产业结构是建立在工业经济不发达的基础上,因此其产业结构并没有优于前者。随着县域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张,人均创造的GDP明显提高。2003年全省县域人均GDP为18455元,同比增长17.5%。 (三)从分布的区域看,强县主要集中在杭州、宁波、温州、嘉兴、绍兴五市。2003年全省有28个县(市、区)县域GDP超100亿元,分布在这五市的有21个。 五市县域实现生产总值4429.12亿元,占县域经济总量的70.4.%;人均生产总值为21162元,比全省县域平均水平高2707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015元。(综合核算处) (综合核算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