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统计信息
2003年我市县域经济与全省差距情况

——


  从我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看,在经济实力、人均GDP水平及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等方面与全省存在较大差距,且人均GDP水平与全省差距呈扩大趋势。   (一)经济实力。2003年我市县域经济总量为759.08亿元,居杭州、宁波、绍兴后为第四位。我市县域GDP占全省的比重为12.1%,而杭州、宁波、绍兴分别为17.4%、15.8%、13.9%。由于受经济基础、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我市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十分突出。从总量上看,GDP最高的县达217.08亿元,而最低的仅为13.33亿元,最高县是最低县的16.3倍。从这方面比较,杭州、宁波、绍兴、嘉兴的条件比我市要优越地多,其GDP最高的县分别是最低县的8.6倍、2.6倍、3倍和1.8倍。我市县域GDP过大的差距损害了资源配置效率,造成了生产要素的不合理流动,制约了我市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提高。   (二) 人均GDP水平。人均GDP是反映一个地区劳动生产率高低的主要指标。一个地区人均GDP的高低,是衡量其能在多大程度上占居稳固竞争地位的重要标志。2003年我市县域人均GDP为12498元,低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5957元,相当于全省的67.7%。8个县除乐清外有7个县(市)在全省县域平均值以下。从人均GDP的增长速度看,2003年我市县域人均GDP增长14.1%,比全省慢了3.4个百分点。我市县域人均GDP水平的偏低和增速差距被拉大的趋势,将成为我市县域在区域竞争中的软肋。    (三)经济结构。从产业结构看,我市县域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偏慢。2003年,我市县域GDP中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为93.1%,仅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比全省慢了0.5个百分点。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经济增长的难度也将增大。要保持经济可持续的快速增长,只能靠提高经济效益,而产业结构向效益较高的第二、第三产业调整步伐的快慢,将决定经济增长的速度。因此,我市的县域要通过积极推进工业化,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才能在区域竞争中保持优势(综合核算处)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