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统计信息
食品类价格上涨影响低收入家庭生活质量

——


今年以来,以粮油肉蛋等为代表的食品类价格出现了持续上涨,给中低收入居民尤其是低收入家庭生活质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调查显示,一季度我市食品类价格各月环比指数持续上涨,1月份上升3.6%,2月份上升2.5%,3月份上升2.3%,累计比年初上升了8.6%。食品类中价格上升最快的是粮食类产品,3月底粮食产品价格比年初上涨了27.5%,其中大米、面粉、粮食制品价格分别上升29.6%、17.2%和24.6%;油脂类价格水平上升3%,其中植物油脂和植物油制品价格分别上升2.2%和3.4%。受其影响其它相关食品种类价格也纷纷上升:水产品、在外用膳食品(餐饮业)价格分别上涨14.3%和11.5%。物价的持续上涨,直接影响居民的消费支出。一季度我市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669元,同比增长17.9%,其中,食品支出1409元,人均比上年同期多支出202元,反映居民生活质量的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比重)由年初的37.1%上升到38.4%,表明居民的生活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对于低收入家庭来说,这种影响将更大,低收入家庭的食品支出比重较大,而收入在短期内很难有较大增长,粮油肉蛋等食品类价格的持续上涨,使我市低收入家庭生活质量大大缩水。他们只能减少购买量或是选择更低廉的品种,因此低收入家庭不得不降低其生活质量。   粮油肉蛋类价格上涨,以及由此引起的其他食品价格的上涨,是低收入群体担忧的问题,也应引起有关部门的特别关注。目前,我市纳入低保的城乡居民有9.89万人,其中城镇1.15万人。解决这部分人因粮油肉蛋类价格上涨造成生活水平下降问题,是事关社会稳定大局问题。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稳定物价:一是应加强对粮油肉等食品市场价格上涨情况的监测、检查,对不符合规定的涨价行为进行处罚,严厉打击哄抬物价。二是要特别关注低收入群体的生活问题,有关部门应适时出台针对特困家庭的补贴优惠政策,尽量减少困难家庭生活质量的下降幅度。三是对市场价格水平实行宏观调控。食品价格大幅上涨,意味着生活成本增加,加之医疗、教育等刚性消费。将可能增强居民的消费预期心理,宏观调控物价上涨,对稳定社会大局具有积极作用。(综合核算处)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