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统计信息
一季度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分析

——


  今年以来,我市各地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为中心,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两个1号文件及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和安全,不断加大政府对“三农”的扶持力度,积极克服禽流感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从总体上看,一季度,我市农林牧渔业生产稳步发展,农村居民现金收入平稳增长。农村经济运行态势良好,但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需要加以重视。   一、农村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   (一)农林牧渔业生产稳步发展   一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19.4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7%。其中:农业产值为3.84亿元,下降2.1%;林业产值为0.52亿元,下降32.1%;牧业产值为4.36亿元,增长1.9%;渔业产值为10.48亿元,增长3.6%。    1、粮油作物种植面积继续减少,但减幅趋缓;药材、果用瓜、花卉面积继续扩大   据统计,今年全市春季农作物播种总面积为56399公顷,比上年减少3272公顷,同比下降5.5%。由于粮油涨价,农户种植粮油作物的积极性有所提高,今年春粮和油菜籽播种面积虽然继续减少,但大幅下滑的势头得到抑制。全市春粮面积预计为9911公顷,同比下降11.3%,减幅比上年减少0.8个百分点,明显低于全省17.4%的减幅,其中大小麦面积为5086公顷,减少7.6%,减幅比上年减少6.3个百分点。油菜种植面积预计为2935公顷,减少8.4%,明显低于上年19.4%的减幅。春季蔬菜种植面积为32976公顷,比上年减少5.5%。   药材、果用瓜、花卉苗木种植仍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选择。全市春播药材面积为1564公顷,比上年同期增长29.0%;果用瓜面积1859公顷,增长111.5%;春季花卉苗木面积(包括去年留存)达1123公顷,增长38.5%,其中春季新增面积为198公顷。   随着各种政策的逐步显现,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将会逐步提高,预计今年的农作物播种面积将会出现自1997年以来的首次增长。   2、畜牧业生产结构性波动比较明显,畜产品产量略有下降   春节过后,我国部分地区及我省永康市爆发禽流感疫情对家禽的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由于各地采取的措施有力得当,禽流感在短时间内得到控制和消除,我市家禽生产受其影响不大,但家禽规模饲养户遭受一定程度的损失。一季度末,全市家禽存栏802.34万只,比去年同期下降5.1%;出栏535.56万只,下降4.0%。值得注意的是,受禽流感的影响,饲养户的补栏积极性不高,一季度末家禽存栏数比2003年底下降了23.5%。   羊、牛、兔等食草型畜产品生产形势良好。一季度末,全市羊存栏15.23万只,比上年同期增长1.5%;出栏4.86万只,增长13.6%。牛存栏48009头,比去年同期增长5.3%,其中奶牛存栏7165头,增长15.6%。兔存栏62.17万只,增长0.4%;出栏31.64万只,增长7.4%。   生猪生产持续低迷状况。自去年四季度以来,生猪价格上扬,养猪效益出现好转,农民养猪积极性有所提高,生猪生产的低迷状况有所缓解,但由于今年以来粮食、饲料价格持续上涨,降低了农民养猪的效益,使得我市的生猪生产又出现了滑坡。一季度末,全市生猪存栏70.30万头,比去年同期下降2.3%,其中母猪存栏2.73万头,下降16.5%。生猪出栏28.63万头,下降2.8%。   受主要畜禽出栏减少影响, 一季度,全市肉类总产量30366吨,比去年同期下降4.3%。其中,猪肉21252吨、兔肉463吨、禽肉7197吨,分别下降5.6%、9.0%和2.8%;牛肉659吨、羊肉781吨,分别增长14.8%和13.2%。一季度禽蛋产量9608吨,同比下降7.8%。   3、渔业生产呈现下降趋势   一季度,全市水产品总产量14.73万吨,同比下降1.3%。其中,海洋捕捞产量10.84万吨,下降2.0%;海水养殖产量3.37万吨,增长1.1%;淡水养殖产量0.51万吨,下降1.2%。主要原因:一是由于近海资源不断衰竭,加上市场油价不断上涨,柴油价格一直维持在550元/桶左右的高价,渔船到外海捕捞成本增加,风险增大,转产渔船渔民较多,以致海洋捕捞能力下降。二是受去年连续干旱缺水的影响,淡水养殖尚未完全恢复,以致一季度淡水养殖的产量和效益也不够理想。   4、春季绿化造林超额完成任务   目前,全市各级财政投入绿化造林资金5000多万元,全社会绿化造林资金5亿多元,共绿化造林4.76万亩,是省下达任务数的109%。其中:人工造林2.8万亩、补植0.5万亩、迹地更新0.5万亩、低产林改造0.4万亩,平原植树137万株,封山育林2.5万亩,林木抚育2万亩。   5、冬春水利建设成效显著   截至3月底,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资金7亿元,其中各级政府投入3亿元。整治河道244公里,治理水土流失87平方公里,开展小流域治理11条479公里,改善灌溉面积25万亩,修复水毁工程784处,加高加固堤防50公里,完成水库除险加固27座,新增小水电装机4万千瓦。海涂围垦完成投资6171万元,完成工程量165万立方米。农民饮用水工程完成投资2000万元,解决饮水困难人口近1万人,改善群众饮水8.7万人。   (二)、农民现金收入继续稳步增长   年初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后,农民增收的有利因素明显增加。据对全市11个县(市、区)1200户农村住户抽样调查,一季度我市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214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76元,增长14.2%,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收入增长9.3%。从近几年的变化情况看,今年一季度我市农村居民现金收入增长幅度继续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   (三)、农产品价格普遍上扬   今年以来,我市主要农产品价格继续保持上涨的态势。根据对瑞安市、永嘉县的2个农产品集贸市场价格调查,3月份粮、油、肉、蛋和水产品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大幅上涨,但蔬菜价格普遍下跌。   二、当前农业和农村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今年农业和农村形势看,不管是宏观发展环境,还是目前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状况、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都是十分有利的,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从一季度的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资价格持续攀升,给今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带来一定的影响。尽管各级政府都出台了许多有利于粮食生产的优惠政策,粮食的市场价格也有所上涨,但农资价格涨幅较大,部分抵消了政策落实已带来的好处,农民得到的实际利益减少,粮食比较效益仍然较低。一季度,我市农民来自第一产业的现金收入呈下降趋势,占家庭经营收入比重由上年的27.1%下降到18.3%,农民形象地说:“粮价在走路,农资在跑步”。   2、农民收入增长的基础还不扎实。一是外出务工收入所占比重偏低。外出务工是当前欠发达地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但从我市农民收入来源看,近一半的农民收入来自家庭经营收入,外出务工收入所占比重仅为6.4%,外出务工所占比重明显偏低,整体推动力不足。二是扶贫政策覆盖面还需提高。全省监测的5个我市欠发达县的乡镇中,当年扶贫项目直接覆盖的农村住户数仅占总户数8.5%,当年得到扶贫资金、物资的农村住户数仅占总户数的2.8%,扶贫政策覆盖面和覆盖率均还明显偏低。   3、受禽流感影响,我市家禽规模饲养户损失惨重,还没有得到根本恢复。各地要采取积极的扶持措施,引导家禽饲养户引进苗禽进行灾后恢复生产。        (农村处)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