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统计信息
2003年我市居民消费价格走势平稳

——


  2003年是我市居民消费价格变化较快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市先后经历了 “非典”、“持续高温”、“全国性的粮油相关商品大涨价”等事,造成我市今年居民消费价格走势由平稳转升,又由升转平稳的变化,根据温州市统计局城调队调查数据显示,2003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0.1,比上年略涨了0.1个百分点。在被调查的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中价格出现 “四涨四跌”2003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构成(详见下表)。
  类 别             2003年价格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0.1
  其中:一、食品           101.8
     二、烟酒及用品        100.7
     三、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 102.8
     四、居住           103.6
     五、衣着            95.6
     六、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96.7
     七、医疗保健及个人用      96.0
     八、交通通讯类         95.8
  
  一、食品价格有涨有跌。2003年食品价格指数为101.8,比上年上涨了1.8个百分点。在食品类中各类商品价格有涨有跌,上涨的有:淀粉及薯类、干豆及豆制品、油脂、肉禽及其制品、菜和干鲜瓜果等,价格指数分别为101.3、107、118.1、104.1、104.1、103.9。分别比上年上涨了1.3%、7%、18.1%、4.1%、4.1%、3.9%。比上年价格下降的食品有:大米、粮食制品、蛋、水产品等,价格指数分别为99.9、93.0、98.6、98.3,分别比上年下降了0.1%、7%、1.2%、1.7%。在食品类中涨跌原因有:一是今年粮食、水产品、蛋类及其制品市场上货源充足,因此2003年平均价格有所下降。二是由于全国各地先后遭受到“非典”“洪涝”和“持续高温灾害”的影响,致使豆类及其制品、肉禽类及其加工品、蔬菜鲜果等商品的产量大大减少,库存货源的不足也是这几类商品价格上涨的原因之一,另外储存和运输费用的大大提高,也是造成这几类商品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
  二、烟酒类价格稳中有升。2003年烟酒类商品价格稳中有升,指数为100.7比上年略涨了0.7个百分点。其中烟草类价格指数为103.1,上涨了3.1个百分点。其中,国产卷烟价格指数为104.9,比上年上涨了4.9个百分点。而在酒类中白酒的价格指数为104.5,比上年上涨了4.5个百分点。烟酒类商品价格上涨的原因有:一是虽然今年烟酒及用品类商品经历“非典”疫情时期的销售低谷期,不过随着“非典”疫情过后,喜庆宴会又逐渐增多,再加上时间相对集中,各大酒店和商场对烟酒商品销售看好,因此白酒涨价明显。二是全国各烟酒专卖局加大了对烟酒市场的管理,严重的打击了烟酒市场上的不法商贩。
  三、教育类费用上涨较多。2003年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指数为102.8,比上年上涨了2.8个百分点,在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中上涨最多的是教育类,该类的价格指数为115.9,比上年上涨了15.9个百分点。教育类价格上涨的原因有2003年二月份国家为了更好的完善教育设施,提高教育成效更新教育理念,提高了教育相关费用。如2003年的义务教育学杂费价格指数为133.9,比上年上涨了33.9个百分点。另外教育类商品及服务费如义务教育学杂费、教材及参考书等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是随着现在就业形势越来越紧张,市民开始更加重视子女或自身教育方面的投资,不断的去购买教育类有关的资料或参加教育类学习班来充电,造成教育类商品市场销售量增多,这也是造成教育类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
  四、燃料品种上涨幅度最大。2003年居住类价格指数为103.6,比上年上涨了3.6个百分点。其中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指数为102.1,上涨了2.1个百分点。水和燃料在居住类中上涨幅度最大,其中水、液化石油气、管道燃气、柴油、汽油等价格指数分别为105、115.9、119.8、103.5、102.5、109.9,分别比上年上涨了5%、15.9%、19.8%、2.5%、9.9%。2003年燃料上涨的原因有二个:一是今年国际原油价格仍处于振荡状态,加上伊拉克战争和全球持续的高温,造成了燃料原油价格比上年同期涨了6.7个百分点,二是由于今年是我市用电高峰,用电紧张电力严重不足,长时间的停电现象,造成原油材料如柴油、气油用量增大价格上涨。从环比看,原油价格已趋于平稳开始慢慢回落。
  五、衣着类价格继续下降。2003年衣着类价格在持续近三年下滑后继续下滑。2003年衣着类价格指数为95.6,比上年下降了4.4个百分点,其中男士类服装、女士类服装、儿童类服装、衣着材料类、鞋袜帽类价格指数分别为95.3、95.1、89.5、97.6、96.8。分别比上年下降了4.7%、4.9%、11.5%、2.4%、3.2%。造成衣着类价格持续下滑的原因是衣着类行业普遍受季节和气候影响大,新旧服饰类商品交替快,再加上竞争力环境相对其它行业更大,商家只好纷纷运用各种促销手段,如打折、买一送一之类的方法来吸引顾客。
  六、耐用消费品类价格下降居多。2003年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指数为96.7,下降了3.3个百分点。其中耐用消费品类的价格指数为93.1,比上年下降了6.9个百分点,家庭设备价格指数为92.2,下降了7.9个百分点。其中洗衣机、电冰箱(柜)、空调器的价格指数分别为96.7、99.3、86.1,比上年下降了3.3%、0.7%、13.9%,空调器是耐用消费品中价格下降最多的一项。
  2003年文娱用耐用消费品及服务类价格指数为89.3,下降了10.7个百分点,其中电视机价格指数为91.6,下降了9.4个百分点;电脑价格指数为86.5,下降了13.5个百分点。是该类中下降幅度最大。
  耐用消费品类价格之所以下降是由于市民家庭的耐用品拥有量渐趋饱和。再加上市场上好的品牌众多,购买余地相对较大,商家不得不为了更好地促销相互比着降价,使电器市场出现了“粥多僧少”的现象。
  七、医疗类商品价格由涨转跌。2003年由于受“非典”的影响,医药品价格一度上涨,但随着 “非典”疫情的控制特别是由于平价药品商场的进入及增多,使绝大多数的药品价格有涨转跌。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2003年价格指数为96,比上年下降了4个百分点。中药材及中成药价格指数为97.8,下降了2.2个百分点。西药价格指数为91.7,下降了9.3个百分点,保健器具及用品价格指数为95.2,下降了4.8个百分点。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下降的另一原因是很多商家为了更好参与市场竞争,纷纷用改变进货渠道方法来降低成本,使得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商品价格有所下降。
  八、交通和通讯类商品持续下滑。交通通讯类商品2003年价格指数为95.8,下降了4.2个百分点。其中交通工具价格指数为96.9,下降了3.1个百分点。车辆使用及维修价格指数为89.6,下降了10.4个百分点。2003年通信工具价格指数下降了29.9个百分点,在交通通讯类商品中下降幅度最大。
  由于现在交通和通讯类商品不断的推陈出新,生产和淘汰速度比其他任何行业的商品更快。而购买使用及营运的手续却越来越方便,各大品牌的商家为了更好地抓住市场,也为了自身更好的发展,纷纷推出适合消费者的低价位商品来吸引消费者。致使交通和通讯类商品价格下调。
  另外由于2003年先后发生了 “非典”疫情和持续的高温气候令出游的人数也大大减少就连“五一”、“十一”这样的黄金周长假也不例外,使旅游价格指数下降了11.3个百分点。
  综上种种因素可以看出在被调查的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中食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服务类和居住类这三大类价格在明年仍有上涨的可能。其它的如烟酒类、衣着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以及交通和通讯类等价格会保持稳中略降的势头。 
  (温州城调队)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