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温州市区居民生活情况调查分析 | ||||||||||||||||||||||||||||||||||||||||||||||||||||||
—— | ||||||||||||||||||||||||||||||||||||||||||||||||||||||
生活质量继续提高<span style=' 收入支出同步增长 ——2003年温州市区居民生活情况调查分析 据温州市统计局城市调查队调查资料显示,2003年我市市区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居民消费水平又有了提高。市区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035元,比上年增长9.9%。在收入持续增长的支撑下,居民消费继续增加,年人均消费支出为12619元,比上年增长8.7%。但是,市区就业人口下降、低收入层比重增大、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收入来源呈现多元化。 从2003年市区居民的家庭总收入的四大类收入构成看,年人均工薪收入10354元,所占的比重最大,为61%;经营净收入为第二收入来源,年人均经营收入为3060元,占家庭总收入的18%,同比上升5个百分点;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年人均收入分别为930元、2534元,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为6%和15%,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4个百分点和下降5个百分点。 市区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特点有: (一)工薪收入继续保持增长态势。2003年全年市区居民年人均工薪收入为10354元,比上年增加440元,增长4.4%;工薪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为62%,比上年下降3个百分点,但依然是居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工薪收入增加的同时,其内部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职工从单位得到的工资及补贴性收入比上年增长4.9%,而其他劳动收入较上年下降了8.6%,这说明职工除从本单位得到的工资及补贴性收入以外,其兼职收入较上年有所减少。 (二)个体经营者收入增幅继续保持领先。据对市区400户居民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03年市区居民年人均经营净收入为3060元,比上年增加1098元,增长55.9%。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鼓励、扶持民营经济,引导各经济类型企业共同发展,我市政府也相应出台了多项加快经济发展的政策,投资环境的进一步改善,个体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相当部分个体企业效益有所改观。按每一从事个体经营的就业者的月收入计算,个体经营者月人均经营性收入为2143元,增幅近50%,近六成的个体经营人员的收入比上年有不同幅度增长。 (三)居民投资理念增强,投资收益稳中有升。随着老百姓理财观念的改变,银行储蓄不再是老百姓的唯一选择,市区居民纷纷寻找多种投资渠道,投资收益逐步增多,拉动家庭财产性收入的增长。随着社会步调的快速演进,个人投资意识的增强,居民手头的钱除了满足纯粹的日常消费,还把一部分用于投资理财。2003年市区年平均每户被访居民家庭来自股息、红利、保险等方面的投资收入为943元,占可支配收入的1.9%,比重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7个百分点。 (四)高收入户收入增长步伐加快。占市区调查总户数10%的高收入户全年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331元,比上年增长35.7%,其可支配收入总和占了市区所有调查户的可支配收入总和的30%。高收入户收入的增幅进一步加快,拉动市区整个收入水平明显提高。全年月人均收入在3000-4000元占2.8%,4000-5000元占1.6%,5000元以上占2.6%,三者合计共占调查总户数的7.0%。 (五)低收入户收入有所提高。由于政府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完善就业培训和服务体系,引导与鼓励企业吸收本地人员就业。改善创业环境,支持和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进一步做好“两个确保”和“三条保障线”工作,加快完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占市区调查总户数10%的最低收入户全年月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86元,比上年增长2.3%,超过市区242元的最低生活保障线144元。 二、消费需求升级加快,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居民消费的提高不仅体现在“量”的增加,更多体现在“质”的提高。2003年市区居民家庭年人均消费支出为12619元,比上年多支出1007元,增长8.7%。居民八大类消费支出呈“三降”态势,其中杂项商品和服务增长56.7%;衣着增长27.5%;医疗保健增长19.3%;交通与通讯增长18.7%;食品增长5.8%;居住下降11.6%,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下降3.4%,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微降0.8%,八大类消费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有所变化,消费结构合理、优化,消费领域不断扩大,保险、贷款消费等成为居民的新的消费方式。居民八大类消费支出构成比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