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效能革命”是市委、市政府促进依法行政,提高执政能力的一项务实举措。为及时了解一年多来我市机关部门及其事业单位的实施成效,特别是社会--企业--广大市民对“效能革命”的真实评价,为市委市政府部署下一步工作提供决策依据。今年九月,温州市统计局城市调查队在市区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大规模、多层次、全方位的“效能革命”实施效果民意跟踪调查。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016份,收集市民与企业意见、建议共计571条。调查显示,市民与企业对我市机关部门和事业单位当前的服务工作满意度大幅提升;“四条禁令”与各项办事制度普遍落到实处;市民与企业对“效能革命”寄予厚望并充满信心;机关效能建设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还比较突出。 一、对一年多来实施“效能革命”总体评价较高 1、近九成的市民与企业知晓我市开展“效能革命”。这次民意调查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对“效能革命”知晓率的调查。受访者认为知道的占67.5%,有点知道的占18.8%,不知道的有139个受访者占13.7%。去年九月我队曾进行过一次“效能革命”实施情况调查,时隔一年,知晓率上升了10.5个百分点,不知道的比上次下降了2.3个百分点。那么,到底还有哪些人不知晓我市开展“效能革命”呢?调查数据显示,“不知道”比率较高的阶层是:有21.8%的居民户,有32%的批零市场经营户,有16.7%到车管所办事的群众,有16.7%到各区地税办税大厅办事的市民,有14.29%的到国土资源管理分局办事的受访者。上述结果可以看出,有86.3%的市民与企业知道我市机关部门和事业单位开展“效能革命”,这说明宣传力度较大,影响面很广。但是,宣传效果尚未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毕竟有13.7%的市民与企业,仍不知道我市开展了“效能革命”。这也表明我市机关效能建设宣传工作与宣传方式有待进一步完善。 2、机关效能建设出现可喜变化。我市实施“效能革命”一年多来,我市机关部门和事业单位服务质量、服务态度、办事效率出现好的变化。调查发现,认为我市在这方面有“好的变化”的占71.6%,认为有变化、但不太明显的占18.5%,认为自己不清楚的占7.7%。调查还发现,认为能够或基本能够认真贯彻落实“效能革命”有关规定的占89.2%,有8.7的受访者认为是敷衍应付、形式主义,只有2.1%的受访者认为无动于衷。 3、办事群众满意度高达90%。在对政府服务质量的评价中,受访者纷纷亮出了高分,认为满意或基本满意的达到86.32%,认为不太满意的占8.46%,认为不满意的只有2.17%,另有3.05%的受访者认为不清楚。数据交叉分析表明,去市审批中心办事的企业与市民,亲身感受到政府机关部门和事业单位良好的服务,他们对我市政府机关部门当前服务工作的满意度高达90.4%,比上次调查提高了28.04个百分点。不太满意的占8.1%,不满意的占1.1%,不清楚的占0.4%。到基层派出所、民政、国税、地税办事大厅等窗口单位办事的市民和企业,对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服务的满意度均超过了93%。 二、高度赞赏“四条禁令”与办事制度普遍落到实处 1、受访者认为“四条禁令”普遍得以认真落实。市民与企业眼中的“四条禁令”所禁止现象的现状如何?以下数据足以说明,群众对我市机关部门及其事业单位,执行“四条禁令”的现状是十分满意的。 第一条禁令——有令不行、措施执行不力或消极抵触,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问题。市民与企业认为严重或比较严重的只占8.47%,比一年前的调查结果下降了73.63个百分点,降幅之大,的确让人感到欣慰。认为不严重的占52.46%,比上次调查结果提升了36.26个百分点,还有39.0%的市民与企业认为这种现象几乎不存在。 第二条禁令——办事拖拉、扯皮推诿、敷衍塞责等问题。市民与企业认为严重或比较严重的占14.86%,比上次下降了65.84个百分点。认为不严重的占49.31%,比上次调查上升了31.91个百分点对这个问题,企业经营者认为严重和比较严重的只占10.77%,而上次调查结果为90%。一年之内变化如此巨大,这充分说明企业经营者对我市机关部门和事业单位效能建设成果的肯定。 第三条禁令——吃拿卡要、巧立名目,不办事、乱办事、乱收费、乱检查、乱罚款等问题。市民与企业认为严重或比较严重的仅占9.94%,与上次相比,下降了62.36个百分点,认为不严重的占47.64%,比上次提升了21.54个百分点,还有42.42%的市民与企业认为几乎没有这种现象。 第四条禁令——态度刁蛮、故意刁难群众、蛮横霸道等问题。市民与企业认为严重或比较严重的也只占8.57%,比上次调查下降了54.73个百分点,认为不严重的38.68%,比上次调查提升了4.58个百分点。另有超过五成二的受访者认为几乎不存在这次现象。 以上有关执行“四条禁令”现状的调查数据的确令人快慰,这一组组“骤降剧升”的调查数据,足以反映出我市在认真落实“四条禁令”措施的成果,十分喜人的变化。 2、大部分受访者没有遇到“四难”现象。在问及市民与企业在办事过程中有无碰到过“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时,有85.27%的受访者认为没有碰到这一现象,只有14.73%的受访者认为有碰到过。 3、严格执行服务制度已成为机关干部的自觉行动。在实施“效能革命”过程中,各机关部门都非常注重各项制度的配套和健全,规范机关运作方式和干部行为的各项制度不断得到完善。调查发现,得到较好执行的制度有:第一,认为服务承诺制完全执行的占42.42%,认为部分执行的44.49%,认为没有执行的只占1.48%,另外有11.61%的受访者认为不清楚。第二,办事公开制、“窗口制”一次性办理制、一次性告知制均有超过85%的受访者认为完全或部分执行。第三,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等有超过75%的受访者认为完全或部分执行。第四,认为AB岗工作制完全或部分执行的占63.98%,不清楚的占33.37%,市民不知道AB岗工作制的达40.75%。这些数据表明,我市机关部门和事业单位结合各自实际推出的制度,都比较好地得以执行,达到了用制度管人管事的目的。 三、当前我市机关效能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效能革命”,我市机关干部的服务意识和大局意识明显增强,机关的办事效率大大提高。同时也不可否认,我市“效能革命”还有待深化,机关效能建设仍存在着诸多问题。 1、部门过多、办事讲关系,执法不公、政务透明度不强等现象依然存在。在回答“您认为当前我市机关部门和事业单位作风急需解决哪些问题”时,在限选三项的前提下,有半数以上的受访者认为,存在的第一个问题是部门多、人难找、门难进;第二个问题是办事不讲原则、只讲关系,执法公正、以权谋私。前者占54.92%,后者占53.74%。第三个问题是工作踢皮球、互相扯皮、互相推诿,中选率达47.93%;第四个问题是政务不公开、喜欢暗箱操作,中选率达46.46%;第五个问题是吃拿卡要心安理得、巧立名目乱收费、乱罚款,中选率18.5%。另有2.26%的受访者选择了其它问题。 2、逾五成受访者认为“挈篮儿”现象仍有市场。调查发现,有53.84%的受访者认为,当前我市办事找熟人“挈篮儿”的现象很普遍或比较普遍。认为“挈篮儿”现象是个别现象的占30.61%,认为基本没的占12.11%,认为没有这种现象的占3.44%。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我市“挈篮儿”现象比较普遍呢?在547个受访者中,选择“办事不公、制度不健全”的占28.35%。选择“个别公务员以权谋私”的受访者占26.08%,选择政策不公开,办事不透明的占20.77%,选择办事效率低,拖延时间的占19.49%,选择部门之间扯皮的占12.4%,选择缺乏媒体舆论等有效监督的占14.1%,选择其它的占1.38%。 3、影响机关效能提高的主要因素。当前制约我市机关部门和事业单位效能提高的主要原因有(按市民和企业中选率排序):一是缺乏有力的社会督查;二是干部素质不高、作风不实;三是干部“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差;四是办事繁琐复杂;五是部门职能界定不清晰;六是权力利益化;七是缺乏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八是机构运转花钱多、办事少,行政成本高。 四、对我市“效能革命”持乐观态度并充满信心 1、市民与企业对“效能革命”的信心期望值大幅上升。一年来,全市共有700多名机关工作人员因触犯“四条禁令”被查处,市民和企业对我市开展“效能革命”的信心期望程度如何?调查发现,有65.16%的受访者认为动真格;有20.08%的受访者认为难执行;有14.76%的受访者认为搞形式。与一年前调查结果相比,市民和企业对我市效能建设的信心期望值大幅上升,认为动真格的上升了21.36个百分点,认为难执行的下降了8.12个百分点,认为搞形式的下降了13.44个百分点。 2、“效能革命”应是一场持久战。从时间与效果上考虑,绝大多数市民和企业认为我市机关部门和事业单位的“效能革命”应当常抓不懈,选择该选项的受访者比率高达91.73%。只有6.3%与1.97%的受访者认为应该阶段性开展和一次性开展。调查还发现,市民和企业非常支持我市建立机关效能建设的长效机制,深入持久地开展“效能革命”。有81.0%的受访者认为要全力支持,有17.42%的受访者表示基本支持,不支持也不反对的只占1.28%,反对的只占0.3%。市民和企业对我市开展这场“效能革命”,提高机关部门的办事效率充满信心,认为很有信心的受访者占30.22%,认为有信心的占66.14%,只有占3.64%的受访者认为没有信心。这表明,市民与企业对我市“效能革命”寄予非常高的期望。 五、对我市效能建设的意见与建议 市民和企业都十分看好我市“效能革命”,调查中,有56.2%的受访者给我市效能建设提出意见与建议。在保持原汁原味基础上,现列举二十五条有一定的代表性的意见与建议,供市领导与有关部门单位参考。 1、“效能革命”在我市开展以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执法形象改善明显,希望市政府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深入持久地开展“效能革命”。 2、应当承认,“效能革命”开展以来,确实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比起内地的一些城市,我们要好一些。但离百姓的要求差距还很远,我们希望这项得民心、顺民意的行动能持续开展,坚持下去。不要一阵风,我希望我们的“父母官”、机关工作人员学学香港的公务人员,改变作风态度,高效廉政;少一些不耐烦,多一分微笑,少一些花天酒地,多问一声民间疾苦;我们也希望新闻媒体不要讲面子、畏权贵,要敢于揭发。 3、应有信心,只要长期有阶段目标抓下去,就会形成良性运转机制。同时要向社会不断宣传,使百姓不断增强对“效能革命”的信心,提法上逐步转向“效能建设”。 4、我市各级领导能够对这次“效能革命”进行及时深入的回访,已表明市领导的决心。我们希望“效能革命”能够常抓不懈,成为一场坚持到底的持久战,而不是形式主义的突击战。 5、希望持之以恒,切忌一阵风,使政府在老百姓中真正建立威信,而不是为了“效能革命”而做表面功夫;要把为纳税人服务落到实处,取信于民、服务于民。 6、希望有关部门常抓不懈,为民着想,全心全意、从骨子里为民办事,使民心真正拥护政府、拥护党。 7、“效能革命”要加强抓,不能阶段性,不要虎头蛇尾。要动真格,不要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但愿“效能革命”天天坚持能长久。 8、常抓不懈,对具体人与事要具体落实,不搞形式主义。能做到真正为老百姓服务,把原来的旧观念思想转变成“我们是服务性单位”等等。 9、长期开展“效能革命”有益利民众,市民全力支持政府;不要挂羊头买狗肉,要多办实事,多为老百姓着想;特别是集善社区停车场,没有给社区住户带来方便;社会上赌风应该进行一次打击。 10、老百姓对这种带有“强制性”的“革命”心中没底,能坚持到底吗?是不是这也算行政成本过高?会不会也是赶时髦?会不会流于形式? 11、“效能革命”不能局限于办公室的样板工程,而应继续深入人心;“效能革命”要理顺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简化办事手续,取消不必要的环节。 12、不要搞形式,要坚持常抓不懈,建立规范有效的行政制度。坚持政务要公开,避免暗箱操作,坚持“三公开一监督”。增强公务员服务型政府的理念。 13、加强“革命”力度,完善干部监督机制;不要做短期的表面文章,当群众对某机关或某干部有意见或建议时,要有渠道进行批评与建议,要尽快答复落实。 14、“效能革命”不能只注重办事效率,应把重点放在提高公务员的办事质量上。故应对公务员的业务素质、政治觉悟进行指导教育,对好与坏要有表扬和处理,需要有一套科学的考核制度。 15、应加大力度、常抓不懈,多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彻底制约机关部门的权力利益化、利益部门化。 16、严格优化干部、领导素质,虽然绝大多数领导比以前好多了,但仍有一些领导干部做事不负责;子女读书“挈篮子”仍有多见;有些银行职员素质不高,在存钱取钱时她们没有把顾客放在第一位,先做别的事,或者有自己的熟人先给他们插队办了。希望市政府部门对本人提供的这几点意见给予采纳。 17、要切合实际为企业办事,要告诉我们怎么办。每个窗口要有个名字,公布电话,办事公开,才有效力。不管是陌生人与熟人都要一视同仁,“效能革命”要抓到底。 18、应先整治政府本身的腐败,如房价一直升高,则是政府腐败的象征,这是因大部分房源及地块掌握在政府官员的手中,其次要抓“效能革命”。 19、对触犯禁令的要从严处理,不能姑息,不能讲面子,更不能换个部门,官官相护;使用广大群众的监督功能,让更多的群众参加监督,还要使监督员的作用尽力发挥,这样才会真实地反映事实情况;尽量做到执法为民,尽可能为弱势群体服务,实实在在为人民服务。 20、加强领导责任制,继续加大宣传力度,以教育形式带动全社会;对政府各部门要强化监督,让全市人民群众对政府部门单位评审考核;对违规违纪事件,要严肃处理,坚决一查到底。 21、企业到一些部门办事,是你急他不急,死活他不管。对一些不能为民办事的,百姓怨声载道的要调离岗位;公务员能力差的,坐着位子不办事的要尽快离去,能者上无为者下。 22、对触犯禁令的要从重、从严处理,不能换个部门工作,这样容易使当事人产生懒惰性和随意性。 23、房屋拆迁要快点建好,拆了已有5、6年了,没有安居;工作下岗、没有收入为什么我们就低人一等? 24、“态度决定一切”。我们的政府官员也好,机关工作人员也好,始终没办法放弃“管理者”的角色,始终没办法摒弃“官本位”的思想,他们的优越感远远大于使命感。试想,这种态度,他们怎么能甘心去为“位低”的人服务?可惜,持这种态度的人相当多。 25、因为我们对我市的“效能革命”很有信心,不要让我们群众失望;“效能革命”要真正对得起这四个字。办事要“快、简、真”相结合,即效率要高,手续要简单,办事人员要有诚心.(市城市调查队 郑黎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