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统计信息
前三季度全市企业景气指数高位回落

——


  三季度,据市统计局企业调查队企业景气调查显示,我市企业综合生产经营指数、企业家信心指数均有下降趋势,但仍运行于高景气区间,虽然企业景气趋势下滑,但是经济运行仍保持良好态势。
  一、企业家信心指数仍然居高
  据调查,三季度反映企业家对宏观经济环境信心程度的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49.74点,比二季度下降1.84点。从全年的企业家信心指数走势看,虽呈下滑状态,但仍处于高景气平台运行,与去年同期相比,提高了2.16点。说明我市企业家对当前宏观经济仍有较强的信心。
  分行业看,建筑、交通运输、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的企业家对行业发展前景继续看好,工业、住宿和餐饮业的企业家信心指数呈下滑趋势,其他行业保持平衡。
  建筑行业有较多不定因素的存在,本季度企业家对行业发展前景的乐观程度是二季度没有预料到的。调查显示,建筑业企业家信心指数162.19点,比二季度提升38.11点,持“乐观”态度的企业占62.19%,持“一般”态度的企业占37.81%。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企业家信心指数增幅也较为明显,分别为20.43点、15.0点,两者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50.43点和140.00点;批发和零售业信心指数130.70点,比二季度也有小幅增长。
  工业企业家信心指数146.39点,比二季度降低了10.4点;表示“乐观”的企业家占53.48%,表示“持平”的企业家占39.43%,表示“不乐观”的企业家占7.09%,分别与上季度相差-7.66%、4.91%、2.74%。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家信心指数136.15点,降幅不大,仅为3.99点。由此看出,工业企业家信心指数的下降是全市企业家对宏观经济判断趋缓的主要因素。
  社会服务业和信息传输业保持最佳状态,企业家信心指数均达200.00点。
  二、企业综合生产经营指数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我市企业景气状况与全省保持一致,均有回落趋势。三季度,企业景气调查显示,企业综合生产经营指数142.29点,比上季度下降了8.41点,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高出2.49点。以此说明,我市企业综合生产经营指数除在高景区运行外,在全省范围同样处于较高水平,且在今年以来一直处于较好水平。
  行业发展相对均匀。主要行业企业景气指数在140.00点以上,有工业、交通运输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 社会服务业、信息传输业,这些行业是我市经济的核心力量,是促进我市经济运行的主动力。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景气指数好于其他类型企业。一直以来,国有企业具有相对的优势,在各类型企业中景气指数都处于首位,本季度,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景气指数冲上榜首,景气指数为164.86点,其中,有64.86%的企业认为生产经营运行状况较好,有35.14%的企业生产经营运行状况保持以往状态,没有一家外商投资企业出现生产经营运行“不佳”状况。充分说明了我市投资环境的良好状态,同时也反映了我市招商引资政策措施的效应已显现。
  
  三、企业景气指数变动特点
  从被调查的企业看,三季度我市企业总体良好,民营企业发展活力继续增强,但企业原材料及能源涨价导致成本上升,资金仍然紧张等给企业造成一定的负面作用。
  1、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强。三季度,企业用工景气指数比二季度略有上升,为120.36点,上升3.02点。只有国有企业对劳动力需求表现的不明显,股份合作企业持平,其他经济类型企业用工景气指数均有不同幅度的上升。
  2、企业生产、销售不如上季度。企业生产总量景气指数121.63点,比上季度下降9.14点,降幅较明显的为工业企业,直接影响到企业产品的销售景气指数比上季度下滑8.75点。
  3、原材料及能源价格涨价,企业生产成本增加。调查显示,工业企业原材料及能源购进价格在上季度不景气的状态继续下跌,企业生产成本顺应趋势,景气指数跌至58.90点,企业原材料供应明显减少;建筑行业材料购进价格由景气零界点降到94.99点,工程结算成本增加。
  4、企业资金仍然紧张。调查显示,由于受到宏观调控的影响,企业资金仍然紧张,特别是中小企业,企业融资景气指数低于全部分类指标,且比上季度企业融资困难程度加深7.79点。
  
  四、四点建议
  围绕三季度企业景气调查结果,针对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出现的问题,有以下四点建议:
  1、切实解决中小企业抵押担保难的问题,缓解企业资金紧张现象。为金融机构扩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创造必要条件,银行要采取有效措施,运用企业互保、联保、贷款保险、多渠道筹资建立贷款担保基金等多种形式,解决中小企业的贷款担保难问题。同时,要简化抵押担保登记和公证手续,严格制止乱收费,降低收费标准,为企业筹措资金开辟一条捷径。
  2、整合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照目前情况来看,原材料及能源价格上涨,在一段时期内会保持这种态势,在企业面对生产成本的增加,要进行资源整合,提高资源利用率度过原材料及能源涨价的关口。
  3、加强信息化建设,降低企业行政成本。从管理学来看,信息技术应用于管理领域,使管理学发生了极其深刻的革命。当企业信息化从生产领域迈向管理领域时,管理成本不断减少,管理效率大幅度提高,推动了企业跨区域、跨行业高效经营,甚至使企业实现了动态、实时管理。不断地使符合信息社会特点的扁平化管理架构取代了工业社会的金字塔形管理架构,大大精简了管理层次和环节,空前提高了管理效率。
  4、以企业重组为动力。企业重组,从我们现在行业的情况来看,有两个因素在推动这个企业的重组,一个就是外来因素,不管是哪一个业态,现在整个的中国零售业面临非常大的以规模来取胜的这样一个阶段。所以并购就成为一种规模扩大的重要手段,而温州是一个以私营企业为主的地区,企业主普遍缺乏并购的认识和胆识。
  (企业调查队 杨凡真)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