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统计信息
铸造温州经济的“航空母舰”

——


——上半年我市企业集团经营状况简析
  
  据我市136家企业集团半年报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市企业集团生产经营稳步发展,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大,利润总额有较大幅度提高。但是资产规模在亿元以下的企业集团数量偏多,部分企业集团资产负债率偏高,亏损额增加。因此,必须加快企业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大资本运作力度,改善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迅速壮大企业集团,铸造温州经济走向世界的“航空母舰”。
  一、企业集团的资产、效益、效率改善相统一
  (一)资产规模进一步扩张。上半年,我市企业集团资产总计378.71亿元,户均资产为2.78亿元,同比增长12.3%。我市资产规模超10亿元的企业集团已从去年同期的3家发展到今年的6家,他们是正泰、德力西、昌泰、均瑶、华峰、温州中城建设集团,其中正泰集团居首位。6家资产规模超10亿元的企业集团期末资产总计达94.04亿元,占全部企业集团期末资产总量的25%,其余130家企业集团期未资产总计占75%。
  (二)经济效益有较大幅度提高。上半年企业集团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0.5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1%,其中制造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达181.42亿元,占全部企业集团营业收入的82.3%。
  上半年,企业集团创利税达30.50亿元,同比增长28.7%,其中实现利润总额为14.4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9%,利润总额超亿元的正泰、德力西、华峰、人民电器四家企业集团,实现利润达5.37亿元,占全部企业集团利润总额的37.3%。
  上半年,企业集团呈现明显的跨行业投资的态势,投资收益达0.76亿元,同比增长122.4%。分行业看,工业集团投资收益最高,占总量64%;其次为运输邮电业,占28%。
  (三)劳动生产率、人均劳动报酬有所提高。上半年我市企业集团劳动生产率为15.11万元/人,同比增长10.21%。按集团审批部门分,11家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企业集团劳动生产率最高,为17.60万元/人;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劳动生产率最高为25.54万元/人。
  从业人员人均劳动报酬为0.7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6%。从集团母公司控股情况看,国有及国有控股集团的人均报酬最高,达1.03万元,分别是集体控股集团、其他类企业集团人均报酬的1.7倍和1.5倍;分行业看,其他类集团、电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集团人均报酬分别达1.41万元、1.26万元和0.97万元,增幅最大的为其他类集团和建筑业集团,分别为35.5%和32%。
  二、省重点培育的21家大集团发展态势良好
  (一)21家企业集团总体实力相对雄厚。截至6月底,21家企业集团资产总计达159.44亿元,占全部企业集团资产的42.1%;户均资产规模达7.59亿元,是全部企业集团户均资产规模的2.7倍。
  (二)经营业绩良好。上半年创造营业收入达131.41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0.01亿元,分别占全部企业集团同类指标的59.1%和69.5%;户均创造营业收入6.26亿元,利润0.48亿元,分别是全部企业集团户均水平的3.8倍和4.5倍。与其他集团相比,其资产收益能力更强,投入产出效率更高(详见下表)。 
    省批企业集团和其他企业集团经济效益指标比较表
  指标名称          (21家)   (115家)    (136家)  
                省批集团   其他企业集团  全市企业集团
  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22.04    10.40      15.11
  人均创利(万元)      1.68     0.50      0.98
  成本费用利润率(%)     8.34     5.21      7.05
  资产利税率(%)       10.16    4.11      6.66
  总资产使用率(%)      82.30    40.73      58.23
  资金利润率(%)       8.10     2.68      5.01
  总资产报酬率(%)      6.75     2.53      4.31
  三、企业集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市企业集团普遍存在经营规模偏小,亏损企业集团亏损额上升,部分企业集团资产负债率较高等主要问题,需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一)资产总计虽有增长,但规模偏小的企业集团不在少数。截至6月底,资产总计小于亿元的有48家,占全部集团比重35.3%,而资产总计、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只占全部企业集团同类指标总数的8.3%、5.5%、4.7%,投资收益只占了全部企业集团的1.3%。企业集团规模偏小,一定程度上制约企业的资本扩张和市场竞争力。
  (二)亏损企业集团减少,但亏损额有所上升。上半年,在全部企业集团中,有9家企业集团亏损,亏损面为6.6%,比上年同期下降2.2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为304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6.3%。
  在亏损企业集团中,有2家企业集团亏损额超过500万元,其中亏损额最大的达1191万元。
  (三)部分企业集团财务风险较高。按照国际经济专家所提出的监测企业负债率不超过70%预警标准衡量。截至6月底,我市有13.2%的企业集团负债率超过了警戒线,最高的达93.6%。同时还有69家企业集团的资产负债率有所上升,占了全部企业集团的50.7%。
  四、加快我市企业集团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联合增优势,提高企业竞争力。有一定品牌优势和科技优势的企业应该以产品、资本为纽带,通过兼并、联合等形式实现企业资源整合和资本扩张,如我市上半年注册成立的“强强集团”,这是由我市“五洲”、“宝特力”、“坚力”、“霸力”等八家锁具龙头企业合并组建的集团。规模化、集团化不仅能克服区域内同行之间无序竞争的弊端,而且能提高企业的资源配置能力和利用效率,使企业获得规模经济的好处。同时还能大大提高企业的技术含量,提升企业的产品档次和质量,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除民营企业之间资本重组扩张外,中外企业合资、合作将为我市直接引进国外资本,改造、提高我市的民营经济,特别是与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合资合作,使自己的企业和产品能够较快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地一条有效通道。
  (二)要做好亏损企业集团扭亏增盈工作。企业集团一般是当地重点培育的企业,企业集团亏损比一般企业亏损的影响面要广,危害性要大,如上半年的两家亏损大户,如果诱发债务危机,必将导致银行贷款和其他债权人的巨额资金风险,同时带来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建议政府要密切监控亏损集团企业的财务状况,建立亏损集团企业的应急机制。亏损集团企业要积极做好扭亏增盈工作,防止出现财务危机。
  (三)改善企业集团的资产负债结构。我市企业集团大多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发展起来的,企业原始资金积累有限,注册资本总体偏小,资产负债率相对过高,因此企业财务风险较大。改善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问题,一是积极培育资本市场,鼓励企业集团直接吸收投资,运用财务的手段,把企业的债务资金转化为股权资本;二是提倡企业集团聘请财务专家理财,规范企业财务行为,改善股权、债权结构;三是股东要增资扩股,将企业的分红作为再投资。
  (四)出台相关扶持政策,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引导民间资金向优势行业、优势企业和企业集团集聚。要满足企业集团扩张对土地的需求,加大征地力度,进一步采取灵活的土地供应政策,鼓励企业集团到工业园区发展。实行合理的地价政策,强化地价对投资的导向作用。要借机关“效能革命”为契机,彻底改善温州投资软环境。
  建立和健全有关社会服务体系,发展法律援助、技术服务、管理咨询和信息传递等社会中介机构,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为中小企业集团提供信息咨询服务、技术开发服务、人才资源培训服务等。
  (五)企业要以诚信为本,树立良好的形象,赢得社会各界的信任与支持。现在银行愁的不再是没有信贷规模,而是难以找到信誉好的信贷合作伙伴。“人无信不立,企业无信不兴”,一个不守信用的企业是没有发展出路的。因此,中小企业集团要想获得银行和社会的进一步支持,必须努力增强信用意识,提高自觉还贷意识和行为,以实际行动取信于社会。    
  
  二○○三年八月二十日
  
  
  (企调队)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