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统计信息
今年前5月温州外向型经济发展分析

——


    今年以来,我市把发展外向型经济作为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各级政府纷纷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鼓励发展对外贸易、到国外创办市场等外向型经济。今年受到伊拉克战争、“非典”疫情等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干扰,目前“非典”阴影已逐渐退去,通过全市上下同心协力,前5个月我市引进外资有较大的进展,外贸进出口平稳增长。    一、外向型经济基本情况   (一)实际利用外资增长迅速。前5个月全市实际利用外资5340万美元,超出全年计划(1亿美元)的一半,与上年同期3590万美元相比,增长48.7%,增幅同比提高17.1个百分点。使用外资方面的主要特点:   1.招商力度进一步加大,外资企业阵容继续壮大。前5个月共新签外商投资协议44项,合同外资4203万美元,同比增长77.2%,增幅同比上升50.8个百分点。新批准“三资”企业总投资23827万美元,同比增长214.7%,   2.引进外资项目规模有所扩大。目前我市平均每家“三资”企业实际使用外资121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6万美元。   3.短期受挫严重,但发展后劲依然充足。5月份因受“非典”影响,外商投资明显受阻,当月实际使用外资971万美元,比上月下降62.3%,影响前5个月累计增速下降11.9个百分点。其中5月港澳台投资下降83.4%,导致当月增速下降15.3个百分点。从整体上看,前5月累计增速仍然较高,为48.7%。   (二)外贸出口受“非典”影响尚未显现,增速开始回升。今年以来,受多种不确定因素影响,外贸出口增幅波动较大,如下图所示。前5个月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16.2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8%。其中进口4.01亿美元,增长32.7%;出口 12.24亿美元,增长23.8%,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2.9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39.8%)低16个百分点,在全省11个地区中增幅居倒数第一。今年以来我市外贸出口的主要特点及增速趋缓原因:          1.从出口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加工贸易仍是短腿。前5个月,我市一般贸易出口11.27亿美元,同比增长27.1%,占全市出口总额的92.1%;加工贸易出口0.97亿美元,同比下降5.5%,仅占全市出口总额7.9%,已严重影响到我市出口整体水平的提高。不难看出,加工贸易出口是我市出口贸易的“短腿”,如何促进加工贸易的发展,是促进我市发展外贸出口的一项重要任务。   2.从出口企业性质看,私营企业出口增势迅猛,国有企业出口明显萎缩。前5个月全市私营个体企业出口3.09亿美元,同比增长118.4%,是我市出口增长的主动力;集体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出口总额分别为2.62亿美元和2.60亿美元,增长28.1%和4.6%,处于相对薄弱阶段;国有企业出口出现负增长,出口额3.93亿美,同比下降0.4%,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由上年同期39.9%的下降为32.1%。   3.从出口市场看,对欧盟、中东地区、美国等市场出口持续稳定增长。在我市几大出口市场中,前5个月排在前10位的市场依次为欧盟、中东地区、美国、香港、阿联酋、俄罗斯、东盟、意大利、乌克兰和匈牙利,这十大市场出口合计9.84亿美元,占总额80.4%。其中对欧盟出口2.45亿美元,所占比重最大(20.0%),出口额同比增长41.4%;对乌克兰和意大利的出口增幅最高,分别为87.5%和80.7%;   4.从出口商品结构看,机电产品出口保持强劲增长,鞋类有所回升,服装等基本稳定。在我市几大拳头产品中,前5个月机电产品出口4.57亿美元,同比增长31.9%,占出口比重为37.4%,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50.1%;鞋类出口2.99亿美元,增长27.7%;服装出口1.49亿美元,增长10.6%;打火机和眼镜分别增长11.4%和19.4%。   (三)国际旅游业遭受重创后逐渐复苏。我市国际旅游业受“非典”重创严重,从3月下旬到5月中上旬全面进入低谷。前5个月,我市共接待国内游客279.57万人次,同比下降21.7%,其中海外游客3.76万人次,同比下降17.9%;旅游总收入25.54亿元,同比下降19.8%,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599万美元,同比下降7.3%。从5月份看,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均降到历史最低点,接待旅游总人数33.85万人,下降71.5%,其中,海外游客1584人,下降86.9%;旅游总收入仅为2.98亿元,同比下降70.87%,其中,海外收入仅为71万美元,下降83.23%。   二、展望与对策   外向型经济作为我市经济新的启动点,在外商投资方面,使用外资的长期趋势依然看好。受“非典”影响,外商对我市直接投资的谈判也许会延期,但一般不会取消,“非典”后期可望会形成引进外资的新高峰期。在出口方面,目前“非典”疫情已得到有效地控制,出口商信心正在增强,同时我市出台的各类支持出口措施的效果也开始显现,外贸有望逐渐回暖。在国际旅游方面,世界卫生组织已逐步撤消对我国内地一些地区的旅游警告,以及国家旅游局通知6月起有限恢复国内旅游,另外我市旅游部门也纷纷苦练内功,积极推出一些新举措、新项目吸引游客,预计下半年会有比较明显的回升。   当前,“非典”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对经济领域产生的滞后性影响仍在延续,因此要坚持“防治非典和经济建设”两手抓不动摇,进一步巩固“非典”防治成果,抓住经济回暖的有利时机,着重做好后“非典”时期的经济发展。在外向型经济方面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确保外商投资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积极向外商介绍我市在防治非典工作中所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果,通过外商把信息反馈到世界各地等,逐渐消除“非典”对外商投资的影响。   (二)鼓励和支持加快涉外电子商务的建设。通过互联网等多种形式进行投资洽谈活动,特别是要密切跟踪延缓的外商投资项目,加强同外商的联系。   (三)加快对外开发步伐,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加快推进物流配送、连锁经营、金融、保险、证券、电信、外贸等服务业的对外开放进度;政府要提高行政效率,简化投资项目的审批手续,放宽审批条件,为外商投资提供便利条件;进一步加强信息披露,改善环境卫生。                                                   (综合核算处)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