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统计信息
前三季度我市外贸出口保持较快增长

——


  今年以来,我市对外贸易相继遭遇了美伊战争、非典疫情、出口限制等诸多因素的不利影响,但随着国内外经济的全面回升,我市对外贸易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外贸企业的全力打拼下,努力克服了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前三季度外贸出口总体良好。特别是进入三季度,我市国民经济全面转好,外贸出口进一步增强。
  一、总体运行情况
  前三季度我市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33.15亿美元,同比增长30.9%,其中,进口7.96亿美元,增长39.5%;出口25.19亿美元,增长28.5%,增速比上半年提升2.1个百分点。前三季度我市外贸出口与国民经济的运行轨迹基本相符,大致分三个阶段,即一季度开局良好;二季度受“非典”等因素严重影响,明显回落;三季度呈恢复性回升,如下图所示。第三季度出口增长最快,为31.2%,比第二季度快12.7个百分点,比第一季度快5.1个百分点。前三季度我市外贸出口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三季度当月出口额连创新高。上半年我市外贸出口受“非典”等不确定因素影响严重,出口明显受阻,当月出口额均在3亿美元以下,增速波动也较大,其中4月份仅增长14.6%。进入三季度,我市外贸当月出口额均突破3亿美元,且连创新高,7、8、9月当月出口额分别为3.2亿美元、3.41亿美元和3.52亿美元,同比增长29.5%、38.5%和27.3%。
  2.一般贸易出口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从出口方式看,前三季度我市一般贸易出口23.36亿美元,同比增长32.0%,占总出口额比重为92.7%,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一般贸易出口占着绝对的优势。
  3.服装及衣着附件等传统出口产品增长强劲。在出口产品中,传统产品仍占主要份额,其中鞋类、服装及衣着附件、眼镜、打火机和机电类五大类传统产品出口22.36亿美元,同比增长29.1%,占出口总额比重88.8%。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在“非典”过后呈现了强有力的恢复性增长,出口5.16亿美元,同比增长43.9%,比上半年提高20.1个百分点。
  4.个体私营企业出口继续领涨。从出口企业的性质看,前三季度个体私营企业出口6.46亿美元,同比增长104.2%,比平均出口增速高75.7个百分点。其他性质的企业中,集体企业也保持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出口5.35亿美元,增长35.0%;而国有和“三资”企业的出口增速则相对较缓,分别增长4.3%和12.0%。
  5.对欧洲出口明显回升,对非洲出口依然看好。从出口市场看,欧洲仍是我市出口的主要市场,前三季度对欧洲出口10.68亿美元,同比增长23.4%,比上半年提高4.4个百分点。今年以来非洲地区是我市主要开辟的市场之一,前三季度对非洲出口3.13亿美元,同比增长69.4%。
  二、我市外贸出口存在的主要问题
  今年以来,我市对外贸易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但我市对外贸易总体水平不高,外贸依存度仅为24.4%。外贸出口存在问题比较多,集中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与全省相比,我市外贸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前三季度全省外贸出口297.46亿美元,同比增长41.0%,外贸依存度为38.5%。我市前三季度外贸出口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2.5个百分点,外贸依存度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4.1个百分点。而同期,杭州、宁波的外贸依存度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7个百分点和17.8个百分点。今后我市仍需在扩大外贸出口总量上下大力气,使外需更好地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2.外贸出口“短腿”现象较严重。在我市外贸出口中,“短腿”主要表现为:一般贸易比较好,加工贸易是“短腿”;个体私营企业出口增长比较快,国有、“三资”企业出口增长是“短腿”;传统产品出口比重大,而高新产品出口比重是“短腿”等等。这些不协调的“短腿”现象严重影响到我市外贸出口整体水平的提高。
  3.出口退税严重滞后。我市外资引进少,加工贸易薄弱,出口主要以一般贸易为主,受政府的外贸政策影响较大。我市出口退税滞后严重,导致不少外经贸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经济效益下降,业务不断外流。出口退税滞后已成为制约我市外贸发展的瓶颈问题。
  4.非关税贸易壁垒困扰我市外贸发展。我市外贸出口商品主要以传统产品为主,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出口价格比较优势明显,但同时面临的反倾销、配额限制等非关税贸易壁垒的压力也随之加大。今年我市虽然取得了“欧盟对我国打火机反倾销案”的胜利,但我市要完全摆脱非关税贸易壁垒的干扰还任重而道远。
  三、几点建议
  正确认识我市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有力的对策措施是进一步发展我市对外贸易的关键。
  1.及时掌握多边贸易游戏规则。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面对WTO新环境,及时准确地掌握和运用WTO规则,是外贸企业长胜的关键。我市外贸企业要想及时掌握游戏规则,就应加强学习,并加快引进相应的懂外贸的人才。
  2.立足优势产业,力争做好做强做优。我市出口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传统产品为主,成本的比较优势明显,我市外贸企业应充分利用这一有利优势,扬长避短,才是进一步发展我市外贸的最好出路。因此我市外贸出口企业应立足优势产业,加强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从卖产品到卖品牌转变。
  3.实现多元贸易方式
  目前我市外贸出口的“短腿”问题比较严重,要进一步扩大我市外贸出口总量、提升外贸整体水平,就必需采取有力措施拉长这些“短腿”,实行多元贸易方式是拉长我市外贸“短腿”的有效方法。因此今后我市还需大力引进人才、技术、资金,积极开展多元贸易方式,使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协调发展,多种性质外贸企业同步发展,传统产业与高新产业互补前进。
  
                  (综合核算处)
   二○○三年十月二十一日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