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统计信息
前三季度温州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稿)

——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巨大冲击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全市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新发展格局系列指示精神和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紧扣“奋战1161,奋进2020”年度工作主题主线,全面落实“六稳”“六保”任务,深入开展“三强两促”,全力实施“六比争先”,前三季度我市经济增长由负转正,GDP增速排位逐季提升,主要经济指标回升向好,实现了“一季稳、二季红、三季进”。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我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860.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8%,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升2.0个百分点,提升幅度高于全省平均0.2个百分点,全省排位逐季提升,由一季度的第9位、上半年的第7位提升至前三季度的第6位,实现了增速和排位的“三季进”。三次产业全部实现正增长,第一产业增加值102.0亿元,同比增长2.1%;第二产业增加值1977.1亿元,增长0.1%;第三产业增加值2781.6亿元,增长3.0%。

一、工业生产加快恢复,累计增速由负转正

前三季度,全市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为757.7亿元,同比增长0.2%,增速年内首次实现正增长,增速比上半年提升3.4个百分点。分行业看,33个工业行业大类中,21个行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增长面为63.6%,比上半年提高9.1个百分点;23个行业增速比上半年回升,回升面为69.7%。新兴产业加速回升,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2.4%、3.6%、4.5%和5.0%,增速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2.2、3.4、4.3和4.8个百分点。工业利润增速扭负为正,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5%,增速比上半年提高11.8个百分点。

二、服务业稳步复苏,发挥经济增长主引擎作用

前三季度,我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3.0%,增速高于GDP1.2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1.7个百分点。分行业看,金融业、其他服务业、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9%、4.9%、1.8%和1.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餐饮业增加值分别下降4.6%和13.2%,降幅比上半年收窄4.5和2.7个百分点。9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3.3%和17.0%;新兴服务业稳步增长,1-8月份,规上营利性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7.2%,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服务业、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0.0%和18.4%。

三、农业生产形势稳定,主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前三季度,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农业(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分别增长2.8%、4.9%、-3.4%、3.7%和7.9%。夏粮早稻实现增产,早稻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增长3.0%和15.8%;蔬菜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增长2.8%和3.7%,花卉苗木、绿肥种植面积增长2.2%和3.2%;水产品产量33.4万吨,增长3.7%。

四、有效投资稳步回升,投资结构持续优化

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5%,增速比上半年提升1.3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0.2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投资增长7.6%,已连续7个月保持正增长。从结构性投资指标看,民间项目投资、工业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分别增长8.7%、9.8%、16.3%和10.1%,增速分别高于全省平均13.3、8.6、10.7和7.1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4.4%,增速比上半年提升6.4个百分点。

五、消费市场逐步回暖,新兴消费潜力释放

前三季度,我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20.8亿元,同比下降3.8%,降幅比上半年收窄0.9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中, 基本生活用品和医疗用品消费旺盛,粮油食品类、饮料类、西药类零售额分别增长40.9%、22.1%和10.0%;消费升级类商品较快增长,文化办公用品类、可穿戴智能设备类、新能源汽车类零售额分别增长57.5%、39.7%和15.9%;网络消费活跃,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单位通过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8.4%,零售额占比为21.7%,比上年同期提高8.2个百分点。

六、货物进出口全面增长,出口结构持续改善

前三季度,我市实现进出口总额1589.4亿元,同比增长16.0%,其中出口1384.7亿元、增长14.4%,进口204.7亿元、增长28.3%,分别高出全省平均7.4、6.9和16.2个百分点。市场采购贸易出口额286.1亿元,增长65.9%,占全市出口总额的20.7%,拉动出口增长9.4个百分点,是全市出口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对“一带一路”、欧盟、东盟等市场出口增势强劲,分别增长20.7%、24.3%和57.1%。出口占全国份额有所提升,前三季度达10.9‰,同比提高1.2个千分点。

七、发展质量效益逐步好转,就业民生较好保障

前三季度,全市财政总收入805.2亿元,同比增长1.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7.6亿元,同比增长3.5%,增速分别比上半年提高4.5和6.0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689元,同比名义增长3.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08元,同比名义增长6.0%(实际增长3.6%),增速比上半年提高2.6个百分点。据市人力社保局数据,前三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0.07万人,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100.7%。9月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0%。

八、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回落,工业生产者价格持续下降

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涨幅比上半年回落0.3个百分点。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7.9%,衣着上涨2.4%,居住同比持平,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1.4%,交通和通信下降2.7%,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0.3%,医疗保健下降0.3%,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6.2%。在食品价格中,猪肉价格同比上涨64.7%,9月份环比下降1.4%。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8%,环比上涨0.4%。

前三季度,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1%;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8%。9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3%,环比上涨0.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1.5%,环比上涨0.1%。

总的来看,我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成效明显,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持续稳定恢复,主要经济指标回升向好,GDP增速排位逐季提升,展现出良好的发展韧性和活力。但也要看到,外部形势依然复杂严峻,短期矛盾、中长期问题交织并存,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依然较多,经济持续复苏向好基础仍需巩固。下阶段,全市上下要聚焦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突出“奋战1161,奋进2020”年度工作主题主线,坚定发展信心,增强发展动力,以非常之力创非常之绩,争当交好高分报表的先行示范,推动全市经济回稳向好,努力当好“重要窗口”的建设者、维护者、展示者。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