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解读
【部门主要负责人解读】市统计局局长就《统计法实施条例》答记者问
发布日期:2017-12-04 21:20:17 来源:市统计局 浏览次数: 字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17年8月1日起施行。全新的条例实施,将会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市民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市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宣安就实施条例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记者:近年来,在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下,统计数据质量问题常受质疑,您认为该如何防范统计造假?

陈宣安: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统计面临的经济社会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社会公众对统计工作寄予更多期待,统计调查中存在的报表重复、数据打架、违纪违法等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关注。

真实准确、完整及时,是统计数据的“生命”。新版《条例》的出台,最关键的一点就是防范统计造假。《条例》规定,地方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及其负责人应当明确本单位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的责任主体。这些规定为构建从上到下、自始至终防范统计造假、弄虚作假长效机制提供了法制保障。接下来温州将建立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制。

记者: 现在统计调查业务越来越多,但过多的统计调查活动可能影响统计质量和效率,您认为该如何提高统计效率?

陈宣安: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拓宽统计数据来源和范围,提高政府统计工作效能,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增强政府统计公信力。

《条例》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应当加强统计规律研究,健全新兴产业等统计,完善经济、社会、科技、资源和环境统计,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统计工作中的应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这也就意味着,接下来统计工作将大力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统计工作中的应用。

事实上,新技术的应用已在大力推进。比如在第六次全国农业普查中,就应用了遥感技术测量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推进手持智能数据采集终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并利用互联网对普查数据进行联网直报,全面提升普查效率、数据质量和服务水平。此外,温州市统计局自主研发智能行业代码系统也得到了社会认可,该系统实现了行业代码智能编码功能,算法结合了计算机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实现统计行业编码工作“自动化”。

此外,《条例》还对统计资料的公布作出了明确规范,有利于推动统计数据最大化地向社会公布。

记者: 新版《条例》的实施,是否会减轻受访对象和企业的工作量?

陈宣安:《条例》对于如何减轻企业负担,如何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作了具体规定。

从源头上精简统计调查是重要的一个转变。根据要求,统计资料能够通过行政记录取得的,不得组织实施调查;通过抽样调查、重点调查能够满足统计需要的,不得组织实施全面调查。《条例》规定,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地方统计调查项目的主要内容不得与国家统计调查项目的内容重复、矛盾;统计调查项目只有与已批准或者备案的统计调查项目的主要内容不重复、不矛盾等,才能予以批准。这些规定能有效减少政府统计调查项目和指标,确保统计调查对象的填报负担降到最低。

另外,《条例》还健全完善了监督检查制度,细化了领导人员违法行为的具体情形,加大了对统计机构、统计人员违法行为的追责,明确了统计调查对象的严重违法情形,强化了统计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这些规定能改进调查方法,尽可能地减少调查项目,减轻调查对象负担。同时,可以严格项目管理,避免重复调查,使调查对象的填报负担降到最低。


解读机关:温州市统计局

解读人:陈宣安(温州市统计局局长)

政策原文: